2015年03月30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沙岗镇田园风光

沙岗镇七星岛

  沙岗镇地处合浦县城西北,依山傍海。合西公路、大西南主动脉钦北铁路贯穿境内。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社区,人口37208人。耕地面积3888公顷。2012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3%,预计年末可实现预定1.72亿元的发展目标,与去年同比增7.4%;农业总产值预计年末达3.96亿元,占任务100%;同比增5%;财政收入完成72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6%,比上年同期增长6.6%,排名全县第二,预计年末可完成942万元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6500元,同比增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新农合参合率达98%;城镇居民参加医保率达100%;新农保工作全面推进,完成县下达的阶段性任务;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达标;全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06年,该镇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先后完成15.1公里标准海堤硬底路铺设;投资对七星围除险加固和修建各灌区水利三面光工程;建设沙岗中学水泥校道以及下屯江桥至大山、裴屋叉路、下屯冰厂至下屯吴屋水泥路;修建浦江至江北小学、西?至三东、大山至横岭等一批乡村四级公路;启动横岭桥、白沙江桥建设;建设北域、双文两村委办公楼和浦江、贤子山、双文等村委五保村。

  南北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从镇东北十公里处经过,合(浦)西(场)公路横贯东西,大西南通道主动脉的钦北铁路从镇境内穿过,并设有北海市唯一的乡镇级火车站。南流江水也从镇境内蜿蜒而行,流入大海。南面是水产品极其丰富的北部湾海面。沙岗镇矿产富,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主要矿产有:高岭土、钛铁矿、石膏矿、石英沙,矿产连片集中,开发条件好。

  沙岗镇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稻蛋基地、鱼米之乡、甜蜜乡镇”。因地制宜组建了水稻、甘蔗、对虾、三鸟等生产基地,特色农业的产业带不断延伸,集约效益充分显现,农民收益显著提高。突出抓好七星岛海鸭蛋和沙岗村生猪规模化养殖。形成了幅射和带动群众致富的标杆产业。到2014年9月底止,三鸟出栏量达120万羽,同比增长6%;生猪出栏量27500头,同比增长5%;水产品产量27000吨,同比增5%;水稻增产增收,甘蔗长势良好,科技农业较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初步显现。特别是七星村的“红仁”海鸭蛋在合浦、北海早有名气,首府南宁及邻近的广东省也有客商慕名而来进货。

  沙岗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炮竹加工生产、生物肥料、木茹淀粉、蜗牛加工、模具铸造、瓶盖等企业。其中合资企业二间,“祺丰生物肥料厂”和“‘庆丰公司” (主要加工蜗牛)。二00一年,沙岗镇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工业总产值1654万元,财政总收入6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9元。

  投资环境 面对机遇和挑战,沙岗经济应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主要特点是:

  1、地处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区域,交通方便,离县城和市区较近,极容易受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

  2、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和要是有良好的气候条件,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全年基本上无霜期,是典型的季风性海洋气候,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名贵海、淡水鱼、虾、蟹及贝类的种植、养殖。特别是浅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全镇可开发的滩涂近10万亩,目前只开发利用1.2万亩。

  3、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生产力发展水平仍不高。主要是缺少农副产品的加工,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只利用一万亩左右,尚有2万亩可开发利用。

  4、治安环境和人缘关系良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5、基础设施齐全,交通方便。沙岗镇目前已实现村村通电,通讯设施完备,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全镇十六个村(居)委会,除七星村外村村通四级公路,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小组可通行五吨载重汽车。

  合浦鹅规模生产日益扩大。沙岗镇加大力度扶持合浦鹅生产基地,实施品种改良措施,形成规模化生产。2006年,该镇发展规模养殖合浦鹅专业户45户,出栏肉鹅30万羽,鹅苗51万羽,种鹅数量达到2万羽。合浦鹅的规模生产成为该镇农民新经济增长点。对虾养殖为迅速崛起。该镇充分利用沿江靠海的优势,进一步加快出口对虾养殖发展,着力培强水产业主打产品。2006年全镇对虾总值达到3000多万元,单此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元。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能力有新提高,成功引进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普及,2006年,全镇参合人数达到2.2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5%,获大病救助25人,救助金额8万多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因大病带来的特殊困难。对虾养殖为迅速崛起。该镇充分利用沿江靠海的优势,进一步加快出口对虾养殖发展,着力培强水产业主打产品。2006年全镇对虾总值达到3000多万元,单此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元。

  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能力有新提高,成功引进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普及,2006年,全镇参合人数达到2.2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5%,获大病救助25人,救助金额8万多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因大病带来的特殊困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