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30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石康镇兖矿北海高岭土有限公司

石康镇新星汇矿业有限公司

  石康镇位于合浦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9公里,是全国文明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自治区重点镇,地处南流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拥有丰富的高岭土和河沙、卵石等自然资源。合山高速、209、325国道和南流江过境,交通便利,水电充足。全镇区域面积195平方公里,耕地5660公顷,辖2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73万人,集镇常住人口2.7万人。拥有高完中1所、职校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6所;建有文化综合楼、舞台、灯光球场等一批文体设施,民间曲艺队、舞狮队、武术队相当活跃,曾荣获全国先进文化中心、自治区先进体育乡镇称号。

  石康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政治稳定,文化发达,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现存有县级保护文物唐城遗址、二埠水山岗遗址、豹狸缸瓦窑遗址、顺塔、罗公祠、万善寺、银锭井、华身靛厂作坊遗址等古迹。拥有集体企业7家,私营、个人企业950家,外资企业1家。主要工业产品有烟花炮竹、陶瓷、高岭土、麻纺织品等10多类,产品畅销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花生、玉米、木薯、蔬菜瓜果等。

  2011年,全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3亿元,比增28.69%;农业总产值6.29亿元,比增6.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万元,比增50.49%;实现财政收入2509万元,比增24.83%;人均财政收入383.43元,增长41.49%;农民人均纯收入6394元,比增12.8%。

  石康镇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定目标、定人员、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措施,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去年已完成陶瓷产业园选址及《规划书》的编写。同时,重点做好兖矿、锦海、新星汇公司租地工作,协助兖矿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新型材料厂并投产;反复协调铺设完成石油管道。还积极协调推进永华、展鹏、华盛、浦康、麻纺等企业的技改扩建,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全镇农作物种植布局合理,具体形成了“11335”的布局,即辣椒、玉豆各1万亩;花生、玉米各3万亩;叶菜5万亩。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形成蔬菜种植产业化,并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大批量增加“北运菜”,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乘借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东风,大力发展金花茶种苗繁殖基地,现已发展种植500亩,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

  林改工作顺利推进,2011年底已确权54299亩,确权发证率达92.58%,均山到户面积45112亩,林权纠纷36宗,已调结34宗,调结率91%。全年林改工作已全部按时按要求完成。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2011年累计发放各种惠农补贴925.62万元,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建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大力整治“三乱”现象,遏制了乱搭乱建现象蔓延。2011年再次乘借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的东风,对209国道、浦铁路沿线4个村委500米可视范围的297户民房进行了立面改造,使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步伐加速。完成53公里的合浦水库石康水车灌片节水改造工程;修建了耀康、松树园、筏埠、豹狸、大湾、白沙江、大崇、鲤鱼、太平等9个村47公里的村级道路,;投资68万元重新铺筑了康乐区大街,大大改善社区交通道路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7个村综合楼建设。

  全面落实计生目标责任制,2011年完成结扎239例,放环601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17万元,计生率达94.7%,人口出生率控制在4‰以内。圆满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获得市、县计生工作进步奖。

  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达95%以上,并为389户五保户、1830户低保户办理了入保手续。同时落实危改户改造工作,使130户危改户群众喜迁新居。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两基”抓普九。保证了全镇适龄儿童就读率达到100%。筹资建设石康中学和大湾小学教学楼,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全镇中、小学教学质量和升学率逐年提高,同时不断强化整顿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确保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献爱心送温暖”帮扶活动,积极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志愿者组织、爱心企业等捐资捐物,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两年来,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2名,扶持特困生80名,慰问孤儿、特困儿童15名,助学金超过10万元。

  重视灾后防疫。每次洪灾后,防疫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对受灾点进行消毒防疫,预防疫情的发生。此外,切实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检查长效机制,加大食品安全的排查、宣传和整治力度。全年动、植物防疫工作,免疫率达100%,确保了无重大疫情发生。

  全力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私炮”、“黄赌毒”,开展收枪治爆工作,努力创建“平安村(社区)”、“平安乡镇”。此外,土地卫片执法、政务信息、档案、金融、社保、供电、电讯、工青妇、残联等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富强、文明、和谐的新景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