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镇圩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是南宁市三个民族乡和革命老区之一。位于上林县西北部,东部与塘红乡、忻城县北更乡交界,西南部与马山县古零镇接壤,南部和西燕镇毗邻,北面与马山县加芳乡相接。乡人民政府驻地镇马街,距县城43公里。

  全乡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23亩,其中水田5247亩,旱地12076亩;山地面积17000亩;有林面积1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37%。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4586万元,比上年增加390万元,增长8.5%,财政收入309.5元,比上年增收7.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的101.4%。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比上年增收130元,增长8.33%。1998年至2001年镇圩瑶族乡连续四年夺取上林县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奖的桂冠。

  全乡总户数5640户,其中农业人口5348户,非农业292户; 2002年未总人口为23293人,农业人口22124人非农业人口1169人,其中瑶族人口6289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27%。全乡民族以壮族为主,壮、瑶、汉等民族杂居。语言以瑶族方言为主,并有少部分壮语和汉语桂柳话。

  镇圩瑶族乡地处大石山区,石山林立,卡斯特地形明显。北回归线纵贯全乡,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6°C,年平均降雨量1677毫米。境内最高的山是达川山,主峰海拔770.6米,位于东罗村西南部3公里。西部有江亚小一型水库,东部有淋泣小二型水库。江亚水库位于怀因村西南面1公里,总库容量为70万立方米,灌溉怀因、镇马、排红、东罗等村的1800亩水田。

田园风光

    矿产资源镇圩瑶族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藏有滑石矿、方解石、石英石、大理石、红锑矿、钨矿等,其中滑石矿储藏量达2167万吨,是广西第二滑石矿生产基地,其主要分布在东罗、古登、佛子、望河村一带。大理石、方解石、石英石主要分布在东罗、怀因村,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红锑矿、钨矿分布于排红、正浪村一带。

    地表河流镇圩瑶族乡境内有江亚河,源出怀因村江亚水库,流程贯穿乡内东西,流到佛子村的板拉即穿入石洞,然后流入大龙洞水库。由于植被破坏,加上渗漏严重,上段河床水流量很小。

  群众文化

  镇圩瑶族乡是全县有名的“文体之乡”,群体性文体活动十分活跃,现有农民业余文艺团体4个,业余演员100多名。瑶乡人民在长期的文体工作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二十几年来,瑶乡文艺工作者多次组织节目参加市、县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瑶乡本土艺术家自编自演的充满浓郁的瑶族风情的文艺节目“上刀山下火海”、《猴鼓恋粥筒》、《猴王戏鼓》、《芭蕉熟了》等已成为瑶族文化经典节目而闻名遐迩。

  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是“布努”瑶的节日,称“达努节”。镇圩等地瑶胞称“排玖”节(瑶年之意)。排玖节热闹非凡,节日内容别具一格。过排玖节瑶家户户杀鸡宰羊,就餐时相互用碗敬酒,来往不拒,尽情欢饮。最为有趣的是吃“肉串”——用筷条把肉穿成串,每串七块,用以敬人且受敬者不能推托。宴后,跳起瑶族的猴鼓舞、雷公舞、打猎舞,彻夜不眠。达努节的歌舞再现了瑶族先民狩猎、农耕、与大自然斗争的情景,表现出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瑶乡欢歌

  镇圩瑶族乡一带流行“欢歌”,俗称“做欢”。旧时每逢圩日或喜庆节日,亲戚朋友相见便欢歌相互问好;特别是朋友相聚,喝上二三两米酒后,欢歌便更加来劲了。农村婚嫁喜庆、红事白事,常请人欢歌。欢歌种类有“欢叹”(赞美性欢歌)、“欢苦”(忆苦性欢歌)等。婚嫁喜庆,多用“欢叹”;白事烦事,多用“欢苦”。 婚嫁喜庆欢歌常用多男多女对欢或合欢,以增加热闹气氛;白事烦事多是独欢,少用对欢和合欢。“欢苦”时,听者往往动情落泪,特别是白事欢歌时,亲戚朋友往往泣不成声。欢歌是瑶乡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抢救和传承瑶乡欢歌已刻不容缓。

  民间传说

  镇圩瑶族乡一带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特堀(kū)回家扫墓》、《牙拷的故事》、《小孩变猴子的故事》等。《特堀(kū)回家扫墓》故事传说:特堀(瑶语译音)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前后便回家扫墓。特堀回家扫墓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所以每年清明节前后大风刮起的时候,人们便说:“特堀(kū)回家扫墓了。”。如果哪年农历三月过后没有刮大风,人们便说:“今年特堀(kū)没有回家扫墓。”如果哪年开春后早早便刮起大风,人们便相互问候:“今年特堀(kū)回家扫墓早啊?”。每年人们都盼望特堀回家扫墓,因为特堀回家扫墓,春雨便倾盘而下,开春种植就有希望了。《牙拷的故事》说:从前有个“牙拷”(瑶语译音,指生活在山里多毛类似人的坏魔头),专骗小孩来吃。有一天,天黒了,她趁大人们不在家,便从山里出来骗小孩吃。她见一个小孩关在家里不出来,便学着妈妈声音叫:“孩子,我是妈妈,快开门让我进去。”小孩很聪明,天黒看不见不开门,叫她先把手伸进来摸摸认认是谁。牙拷把手伸进去,小孩一摸,毛绒绒的,便说:“毛手毛脚是牙拷,皮肤光滑是我妈。”牙拷一听,便去找两个鸡蛋打烂涂抹在手臂上,再敲门再叫再伸手进去,小孩摸摸滑溜溜的手臂,以为是妈妈,便开了门。牙拷把小孩抓到山里准备享用。聪明的小孩说:“让我帮你锤背后再吃也不迟呀。”牙拷同意了,便让小孩帮锤背梳头。小孩趁机把牙拷的长发捆牢在树上,便跑了。牙拷起身追赶,结果被困住了,又起劲一拉,结果把头皮拉掉了一大块,痛苦地乱叫乱跳,也顾不上抓小孩了。小孩因此安全回到了家。“添粮做寿”:瑶乡人有给老人“添粮做寿”的习俗,也叫“补寿粮”。老人过了60岁生日,其子孙便为其准备一个小缸装盛寿粮。平时若有小恙,便取寿粮缸中米煮一些吃,但切忌将米吃完,否则不吉利。缸内米要添加,一般在重阳节时添加,可一次补满。人们认为重阳是享寿九十九的吉利日子,此日添粮补寿,可以活过百岁以上。“添粮做寿”习俗表达了瑶乡人祈愿老人安享晚年的美好愿望。“神龛”:瑶乡家家户户主屋都有一个神龛,主要供奉祖先牌位、财神、土地神等。神龛一般处于主屋厅堂正中心。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便杀鸡杀鸭供奉,烧香顶礼膜拜,祈求祖先保佑发财平安健康。“土地庙”:瑶乡一般一个村有一个大的土地庙。有的庄屯还有自己小的土地庙。逢年过节,特别是春社(农历二月初二)、秋社,家家户户便具鸡鸭酒肉前去供奉,烧香顶礼膜拜,祈求保佑农作物丰收,人畜兴旺,发财平安健康。“拾骨葬”:瑶乡俗称“捡骨”,是一种二次葬的葬礼活动。在亲人死后,先行筑坟土葬,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挖土开棺拾骨安放于金坛中,然后迁葬。瑶乡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大盘肉、粉蒸肉、粉肠肉、清水羊肉、白切羊肉、手抓羊蹄、白切土鸡、清蒸黄峰鱼、黑豆猪脚煲、黑豆饭、五色糯米饭、竹筒饭、清煮白玉米粥、清煮黄玉米粥、烤红薯等。

  镇圩峰林区上林县峰林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属石灰岩发育的岩溶地貌。峰林区内地下河发达,地面水源少,渗水漏水严重。石山光秃,土地比较贫瘠。县境内有4片峰林区,其中镇圩峰林区面积113平方公里,包括镇圩全乡范围。诸峰海拔一般在500至700米之间,东罗的达川山海拔770.6米、皮毛山697米、猴子山615米,正浪的达好山海拔760米,镇马的寨良山海拔660米,古登的正好山海拔660米。镇圩瑶族乡境内属卡斯特地地貌,石山林立,地下河网丰富,石山洞穴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比较有特色的有:(1)洋造至佛子十里石林。景点位于洋造村至佛子村一带,分布于公路两侧。沿路十里石山形态各异,怪石嶙峋,有如利剑拔地而起,有如天国亭台楼阁,令人震撼。(2)东罗那拉青天泉。景点位于东罗村那拉屯,青天泉泉水从山脚巨石夹缝中流出,清澈见底,冬暖夏凉,四季长流,是游泳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3)侃侯岩等石山洞穴景观。前两个旅游开发项目已上报县及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开发利用。镇圩名山主要有:1、达川山。位于东罗村西南3公里,主峰海拔770.6米,西南山腰蕴藏滑石矿,主峰北面有岩陵洞。系镇圩瑶族乡第一高山。2、达好山。位于正浪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北约2.5公里,与马山县作分水岭,主峰海拔760米,山石黑色。3、狮子山。位于东罗村民委员会驻地南约1.5公里,主峰海拔651米,岩体属石灰石,山腰以下为土坡,蕴藏有丰富的滑石。4、达扎山。位于排红村民委员会驻地北约1公里,主峰海拔638.9米,上设有航空标志。

     景点开发在要把“金山银山”变回绿水青山的东罗村里东庄,如今有一个“瑶族风情园”旅游项目,他们要在流过村里的清清河中的一座小洲打造成瑶族风情园,还要在附近建设“青天泉游泳池”和“拉长石林”,用瑶乡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吸引八方游客。这个被列入南宁市“百村示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虽然各家各户心中装的其实也是“金山银山”,但眼中却早已满是青山绿水的憧憬。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