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9日 来源:本网综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古河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解放前夕乡府驻地曾是中共右江地方委员会及其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具有光辉的历史传统。是自治区级“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之一,“河池市经济发展进步乡镇”。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古河村而得名。千百年来,在古河街  伏龙屯的大石山脚下喷涌出一股泉水,称龙伏泉,泉水流过一片小盆地中间,弯弯曲曲形成一条小河,称古河(又名清水河)。

  地理位置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域中部,地处红水河左岸,东南邻六也乡,西隔红水河与百马乡相望,西北和北面分别与都阳镇、雅龙乡接壤,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6公里。电话区号0778,邮政编码530806。

  政区沿革 自古以来,尽管世代轮替,古河始终是红水河两岸各族人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集散地。经济贸易的发展,历代封建王朝就在古河设立官府,以“土司”制管理这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05年满清政府“改土归流”,将都阳土司和安定土司撤销,合并设立都安县。古河原为兴隆土司管辖也逐步改为设立乡,归属都安县管辖,对岸的百马(旧称镇江)乡则归平治县管辖,以红水河为界。民国时期(1931年),在古河圩设立都兴区署,管辖古河、都阳、棉山、镇西、六也、三合、鸣凤、大化等8个乡。古河成为周边各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61年在古河设立办事处,管辖都阳、江南、雅龙、六也、百马等5个乡。为了古河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尊重革命老区的历史沿革,198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设立古河乡。

  政区划分 2011年来辖古河、四联、丹桂、弄法、坡尺、怀合等6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7770人,其中农业人口7650人。总人口中,男性3197人,占41%;女性3853人,占59%;14岁以下1189人,占15.3%;15~64岁5640人,占72.6%;65岁以上941人,占12.1%。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6020人,占77.5%;瑶族1728人,占22.2%;其他民族22人,占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长率2‰。辖区总面积53.4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境内大部为大石山区,占总面积的90%,其余为丘陵区,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光照充足。春季潮湿温暖,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和凉爽, 冬季干旱少雪。

  水文 红水河沿乡境自西北向东南流往下游,境内还有小河流——古河(又名清水河)由北向南汇入红水河。六洪水库、上平水库位于四联村。

  自然资源 境内喀斯特地貌溶岩地貌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广为分布的岩溶洞,大多洞奇石美,自然景观别具特色,乡政府附近的“仙翁洞”、“仙女洞”和“龙伏泉”景观别致,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自然灾害 主要有旱涝、风灾、冰雹、雷击、低温等。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5249亩,人均0.67亩,旱地3548亩,水田1701亩,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水果等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57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稻谷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2003.2 吨,人均257公斤,其中玉米1397吨,稻谷526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和水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052亩,产量1483吨;水果主要品种有龙眼,2011年产量达146吨。畜牧业以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1719头,年末存栏7650头;羊饲养量11303只,年末存栏5110只;牛饲养量1045头;年末存栏529头;家禽年饲养量58203只,年末存栏13650只。水产业以淡水鱼养殖为主,主要养殖西伯利亚鲟、丁桂鱼和叉尾鱼等名贵特优鱼种,2011年产量达40吨,产值达132.5万元。

  商业 2011年末共有个体工商业56户,从业人员130人;城乡集贸市场1个。

  社会发展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  2011年末有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站1处,乡图书馆1处,村级文化室6处,农家书屋5处,总藏书5万余册。有村乡业余文艺队1个,演职人员达26人。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河池市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末有篮球场10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处人口的30%。全乡已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现有有线电视用户728户,入户率80%。

  教育 2011年末有小学10所,在校学生353人,专任教师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55人,专任教师18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小学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7个,诊所1个;有床位12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5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名,其中医师5人,护士7人。6个村村民大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参保率达97.1%。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户,人数31人,支出62040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167元,比上年增长6%;医疗救助70人次,支出207355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96人次,共支出298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1户,人数968人,支出713652元,比上年增长35%,月人均61元,比上年增长2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人,抚恤费用支出91006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30人。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省道干线1条,是“东巴凤”革命老区通往南宁和广东的要通。至2011年末,全乡有3个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另3个村通四级路。另有古雅乡际四级公路。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代办、电信代办、移动代办、联通1处,互联网也已开通。

  城乡建设

  公共交通 2011年末开通县城至古河城乡公交线路,日发32班次,日均容量26人次。

  给排水 1993年建成古河自来水厂,归县供水总站古河分站管理;2008年重新维修布管。

  供电  1996年古河变电站、供电所建成,覆盖古河、百马、古文、雅龙等4个乡和江南乡部分村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