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圩乡羌圩村举办的篮球比赛
总体情况 羌圩乡位于大化县西北部,东与岩滩镇接壤,西与巴马县相倚,南与平果市交界,北邻乙圩乡。全乡幅员面积13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93公里,素有“文艺之乡”的美称。
羌圩乡辖羌圩、坡马、艾圩、洪筹、那良、健康6个村委会 ,有134个村民小组,5785户共2.23万人, 主要分布壮、瑶、汉3个民族。全乡耕地面积779公顷,其中水田284公顷,旱地49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6%,是全县农业大乡和林业大乡之一。
交通状况 羌圩乡地处巴马县、大化县交界,距大化县城93公里,距世界长寿之乡巴马35公里,是大化县西北大门,交通十分便利,大化至巴马二级公路贯穿那良、羌圩、坡马、艾圩4个行政村。
主要资源 羌圩乡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巴王河、艾羌河自西北向东流经境内30多公里,长流不息,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属丘陵地貌,蕴藏有金、钛、硅、锰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硅矿蕴藏量居首位,钛、金次之,据探明硅矿储量达4000万吨,钛铁矿储量达两亿吨。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住发展机遇,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发展优质水果和特色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调整种养殖业结构,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截止2012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385吨,主要品种有葡萄、油桃、芒果、板栗。生猪饲养量2.6万头,年末存栏9000头;牛饲养量2600头,年末存栏 1700头;家禽饲养25.52万羽,上市家禽 20.26万羽,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750元。
全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业、硅矿产业、玉石加工业,支持其向精细化和多元化发展,全乡实施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共2个,总投资2200万元那么矿泉水厂项目已完成公司与群众征地协议签订工作。2012年全乡共有硅矿开发企业3家,玉石加工企业3家,木材加工3家,木材加工超过1万立方米,矿产开采加工量达2万吨,玉石加工量超过500吨,预计全乡工业总产值达1500万元。
名优特产 羌圩乡盛产优质稻谷、板栗、油桃、甘蔗、土鸭、竹鼠等特色农产品。其中,稻谷、土鸭等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大化县名优农产品。
民风民俗 一、“艾圩三·廿五山歌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是羌圩乡壮族同胞传承已久的传统歌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天,邻近的乡镇及周边的巴马、凤山、东兰县的壮族民间歌手和少数民族群众都自发集中到艾圩村来欢庆歌节,人数多达近万人,形成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山歌盛会。
近年来,每年一度的“三·廿五”山歌会得到乡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歌圩的规模和知名度日渐扩大,成为羌圩民俗文化的一大品牌。
二、“文艺一条街”
羌圩乡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多彩。由于乡党委、政府一直都很重视本土特色民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鼓励和培养发展民间文艺,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羌圩的各村、屯都有一些出色的文艺爱好者。
羌圩街上就有一支著名的业余文艺队,自1986年创建成立以来,从原来的8人小组发展到如今的22人,年龄最大的有48岁,最小的17岁。这些文艺爱好者从来不计报酬,时常为乡里各地村民演出,代表羌圩乡参加大化县首届、第二届农村文艺比赛均获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
板升乡地处大化县最北端,距离县城124公里,幅员面积300平方公里,是大化距离县城最远,自然环境最差,幅员面积最大的乡镇,东与都安县的下坳乡、隆福乡接壤,西与北景乡隔河相望,南邻七百弄乡,北与东兰县的大同乡及金城江区的保平乡相接,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广布,石 【详细】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
七百弄乡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都安县保安乡接壤,南与雅龙乡为邻,西与北景乡、都阳镇交界,北与板升乡相连。乡政府驻地弄合村,距大化县城86公里。七百弄乡幅员面积203平方公里,设1 O个行政村,222个村民小组,共有4577户,总人口18037人,其中以瑶族为主, 【详细】
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
古河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解放前夕乡府驻地曾是中共右江地方委员会及其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具有光辉的历史传统。是自治区级“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之一,“河池市经济发展进步乡镇”。 【详细】
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
古文乡位于大化县西北部,距县城约50公里。东邻百马乡,北靠江南乡,西南面与平果县榜圩接壤,全乡总面积9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24亩,下辖8个行政村,158个村民小组。至2012年底止,全乡共­ 3487 户13066万人。其中壮族10583人,占81.4%;瑶族2432人,占18.6%; 【详细】
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
共和乡位于大化县南端,地处河池、百色、南宁三市交界处,全乡幅员面积114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202个村民小组,5358户,总人口23513人,其中流动人口2500人,分别居住着壮、汉、瑶等多个民族。现有耕地面积14578亩,其中水田5290亩,旱地9288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