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沙陂镇老虎头水库
 
    沙陂镇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南部。辖8村委会,有143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沙陂圩,距县城96公里,人口9800。东连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县)青平、石颈、长山等镇,南接博白县大坝镇。为博白、广东廉江两县边境物资集散地。有铁锅、造纸、铸造、瓷器等厂。有公路接玉北公路。矿产高岭土。产甘蔗、烟叶、生姜、荔枝、龙眼、菠萝等。有中小学8所。
沙陂镇沙陂河
 
沙陂镇位于两广两县交界处,全镇土地面积11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9.46万亩,耕地2.25万亩,盛产水稻、蔬菜、生猪、鸡鸭、荔枝、龙眼、木材等,特色农业有红橙5000亩,剑麻2500亩,速丰桉19000亩。辖区内有老虎头大型水库一座,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沙坡镇名来由
1986年由那卜乡析设沙陂乡。1989年改置镇。清咸丰年间建圩。遇大风到处是飞沙,故名。
 
那新村牛冲耀河大桥
 
 
荔枝的种植基地
博白是荔枝种植大县,所产荔枝以“皮薄肉厚”而闻名,素有“荔枝之乡”的美称。
沙陂镇是博白县荔枝的种植基地,全镇有荔枝园5个,种植面积5000多亩。荔枝是该镇的支柱产业,每年的荔枝销售额达1000万元,不少农民靠种植荔枝发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采茶戏文化
南塘村青年剧团演员在后台精心化妆
 
近年来,博白县沙陂镇“南塘粉仔”青年剧团活跃在博白县龙潭镇、大坝镇、沙陂镇等一带乡镇农村,以表演桂南采茶戏为主,弘扬客家文化,平均每年演出200多场次,精彩的戏目传播正能量,使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大,还拥有一批铁杆“粉丝”
“我们剧团演得最多就是古装剧,现有的15人个个都是多面手,能演多种角色,能唱多个戏段,还会做场务等工作,大家就像一家人。尽管演出条件有限,经济收入不高,可我们仍乐此不疲把这门艺术带给群众,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33岁的李旻钊对剧团、对采茶戏有着一份自信和抱负。身为剧团负责人,他自掏腰包购买道具、服装、灯光等设备,还邀请专业或业余演员加盟,就是想要把采茶戏发扬光大。
“我们表演节目的唱腔、身段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用的是很有感染力的客家话,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得到了不少中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的喜爱。”李旻钊带领剧团在基层摸爬滚打,感触颇多。
 
除了精彩的节目,该剧团的台柱子张玉梅也是一大亮点。“她是采茶戏专业演员出身,退休后加入我们剧团,即使在基层也有不少‘粉丝’。”笔者顺着李旻钊手指的方向看去,戏台上的张玉梅把旦角演得惟妙惟肖。
 
“长期从事采茶戏表演,对这门艺术有深厚感情,退休后本可以享享清福。但是,基层采茶戏业余演员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表演水平却参差不齐,怎么办?我想继续发挥余热,把技艺传给更多爱好者,把更好的采茶戏献给群众,再苦再累也值得。”张玉梅的双眸透露出坚定的信念,无悔当初毅然投身民间剧团、扎根基层,把更多艺术乐趣送到群众家门口。
“依托传统采茶戏的丰厚底蕴,紧扣时代脉搏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创作出一些新节目好节目,让采茶戏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李旻钊心里已有了打算。他告诉笔者,目前,他们除了演好传统节目外,还会从电视、书报等渠道寻找创作灵感,提取教育意义大的正面素材,大家集思广益把这些零散素材加工成型,再进一步融入采茶戏元素,打造出一个个新段子,配以恰当的动作上台表演,尽量避免可节目重复陈旧,让观众耳目一新,吸引更多的群众观看,对采茶戏的保护和传承大有裨益。

南塘村青年剧团演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