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一早,家住钦州白水塘石岭村的村民韦秀英就里里外外地张罗起过年的事。石岭村的村民今年春节将过得格外舒心,因为“五乱”整治,让这些“城中村”一改过去灰头土脸“丑小鸭”的模样,摇身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白天鹅”。
韦秀英所住的石岭村就藏在了市区文峰北路鳞次栉比的高楼背后,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一道一米多高的砖墙隔开了不同的两个世界。墙那边的小区,私家车畅行无阻;而墙这边的“村”子,乡村的气息还在荡漾。在韦秀英房前屋后,住满了来自外地的拾荒者。这些拾荒者制造了包围“城中村”的大部分垃圾。
“‘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后,村里的臭水塘被填平了,拆除了违章搭建的工棚,听前来清扫的干部们说,排水沟也将在春节前后完工。83岁的刘月明老人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市里的干部几十名来到这里打扫卫生,从臭水塘里清出了80多车的垃圾,她第一次见村里变得那么干净,空气那么清新,精神也爽朗多了。
记者来到另一个“城中村”——位于钦州湾广场旁的新屋村。这个有400多人的“城中村”一面临街,另外三面全都被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商铺包围。村头巷尾,到处可见门前“三包”责任通知书,村里分外热闹,村民黄子廷老人一早就发动左邻右舍出来搞春节前的大清扫。正在打扫卫生的村民黎桂莲随口就背出了“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责任书。黄子廷指着进村的道路:“以前这里,粪便、煤渣、剩饭……各种垃圾直接堆在路面上,即使在冬天依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走惯社区的人不得不格外小心落脚。现在可不同了,村里的道路和村外的街道一样干净了。”村支书林建豪告诉记者,辛辛苦苦整治出来的环境大家都不忍心再破坏,现在村民都会自觉地把垃圾打包好放进新砌的垃圾池,村里还请了一名清洁工人负责每天的卫生清扫。
在钦州市区像石岭村和新屋村这样的“城中村”就有48个之多。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城中村”这个一度被遗忘的城市角落经过“城乡清洁工程”之后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城市的生活观念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村民的心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魏家屯与黎家屯: 多年纠纷一朝解 握手言和两受益
“希望签订协议后,大家可以和睦相处,共同谋求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7月3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魏家屯与黎家屯村民代表们自愿在和解协议书上签下了大名,握手言和,标志着两屯群众正式化干戈为玉帛,长达30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 【详细】
平南丹竹信用社:爱心捐赠,情暖留守儿童
7月14日,广西平南丹竹信用社携手爱心兄弟企业走进丹竹红新小学开展了“点亮梦想,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捐赠活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助力。 【详细】
广西河池:巧手“剪”英雄 佳作助战“疫”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战“疫”剪纸作品。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在创作战“疫”的剪纸作品。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 【详细】
我区首部建筑施工安全规章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3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为广西首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规章,将从制度上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倒逼各方主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