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部署,要求紧盯集中整治发现的顽瘴痼疾,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精准施策,一体推进案件查办、问题整改、源头治理,并通过总结个案经验推动类案同查,着力实现从重点惩治向全域治理提升拓展,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使用,摸清底数是前提。吉林省纪委监委将“册外地”清查作为清“家底”的突破口,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全省有耕地的9269个村,通过多图叠加比对筛查、逐块实拉实测、交叉互检互评、全程公开公示等方式,清理核实农村集体“三资”,更新数据上图入库,形成全省集体资源“一张图”。目前,该省共筛查“册外地”疑似图斑4821万亩,核实耕地面积2896万亩。同时,推动对清查出的“册外地”建立台账,纳入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
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长期家底不清、数据不准等问题,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部门,细化清查工作流程图、清查核实问题排查指引等9项规范。“我们选取呈贡区开展试点,追溯了自2013年1月起,呈贡区29个村级112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情况,摸清了呈贡区‘三资’底数。共纠正和补充登记遗漏资产3593项、资金1.66亿元、资源1.11万亩,发现并督促收回应收未收账款2827万元。”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海南省文昌市纪委监委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于去年底正式上线运行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整合全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数据信息,实现了对资金流向、资产变动、资源使用的实时动态监控,对合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及时发起预警。
今年4月9日,文昌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王得华收到了智慧监管平台的一条预警。“预警内容显示某村集体资金在短时间内频繁向同一账户转账,存在异常情况。”王得华说。该市纪委监委随即组织核查组进行调查,最终查实该村某村干部违规挪用集体资金1万余元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最终,其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被督促归还挪用的村集体资金。
江西省瑞金市纪委监委贯通协调各类监督力量,加强与农业农村、审计、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完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线索移送等机制。今年3月,该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在云石山乡开展检查时,经财务人员查阅合同台账、核对财务凭证,查实某村鱼塘承包合同存在承包期限过长及合同条款不规范等问题,市纪委监委随即启动问责程序,及时追回村集体损失12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党纪处分,维护了村集体利益。
为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天津市纪委监委强化类案分析与类案同查,进一步规范该领域权力运行。该市纪委监委梳理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案件,总结发案规律,提炼出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权力寻租捞好处等易发多发问题。“一方面,我们督促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如规范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流转交易方面的制度规定等。另一方面,向主责单位和相关纪检监察机关进行问题双反馈,指导推动各级纪委监委和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深挖细查,对提炼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排查。”天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区直住房公积金恢复“商转公”!办理指南→
广西区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恢复开展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自2025年8月1日恢复开展商转公贷款业务。 【详细】
广西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啦!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38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调整 【详细】
健康服务进敬老院 马头镇卫生院用爱心守护“夕阳红”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将健康服务与人文关怀切实送到老年人身边,7月18日,平果市马头镇卫生院组织医护志愿者走进当地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暨健康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详细】
医媒协同创新 讲好四院故事
6月27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举行“医媒协同创新·健康传播赋能”主题媒体开放日活动。广西县域经济网等近20家媒体记者,通过“医”“媒”跨界互动,近距离感受党建文化建设及高质量发展成果,沉浸式体验先进诊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服务,共同见证医院“为生命站岗”的高质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