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地,培训绣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拓展空间,虚实结合,让民众的文化生活更精彩
广西博物馆参与扶贫项目开办的“瑶族织绣班”。
壹 培训绣女:让民族工艺活起来
在今年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化博览会及第二届北京国际交易会上,多款新颖的织绣工艺品吸引了观众的眼光。那古朴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风物图案,那精妙的织绣工艺,引来“哇”声一片。此后,这些织绣工艺品又出现在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并在香港“裕华国货”热销。
这些当红走俏的工艺品,竟是在广西博物馆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发出的桂绣新品种。
虽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博物馆的“老本行”,但是如何把这方面工作有效地运用到扶贫项目中去,却让博物馆技术人员颇费心思。在反复调查研究中,一个思路在大家头脑中渐渐明晰起来——从“文化技能致富”入手,帮助农户掌握和提高手织工艺,再通过技术人员和织女们的协同努力,把民族织锦和织绣转化为独特的民族文化产品,带动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巧手解决生活贫困问题。
从博物馆所承担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职能角度出发,通过这样的“生产式”活动,既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织绣技艺,培养民族民间织绣传承人,又解决“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就业、创业等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穷面貌。
博物馆技术人员从馆藏的众多民族传统图案和绘画中整理出一套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版本作为织绣图样。图样有了,更艰巨的工作是产品开发。技术人员与一家民营壮锦公司合作,采取“职教机构+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从去年11月开始,民族文化浓郁的田东县,从最贫困的村屯抽调农民作为“骨干种子”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整整进行了两个月,到今年春节前夕,连早已不懂针线活,更不知道织绣为何物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们,也掌握了织绣的基本技能,可以独立作业了。
虽然“种子”们绣出的“作品”有模有样,完成了从农民到绣女的角色转变,但广西博物馆却并不急于推出产品。他们立志要“一鸣惊人”,把民族工艺品做成富有竞争力的精品,打造为能够代表广西文化符号的名品!
就这样,又继续打磨了几个月,直到接受培训的绣女都成了“熟练工”,博物馆对市场也有了更多研判,才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产品,并一路走红。
桂绣的走红,很快让绣女们尝到甜头。这些农村妇女带着绣架回家,农活之余织绣。有位绣女一人带3个孩子,最大8岁,最小5岁,原本每月只能领到300元低保费,生活很困难,现在凭着织绣手艺,每月可以拿到一两千元手工费。她十分惊讶,自己整天喂猪的一双粗手居然也能绣出这么美的作品!
更让广西博物馆技术人员喜出望外的是,两名绣女凭高超的技艺,一位评上广西高级工艺师,一位成为工艺师。
田东县的成功,让其他一些县也对桂绣产生了兴趣,找上门来与博物馆洽谈,希望确立扶贫开发项目,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推动民族工艺经济发展。
初战告捷的广西博物馆,又进一步将项目扩展到凌云县,打造推出“五彩壮布”。
贰 拓展空间:让文化内涵更丰盛
如果说扶贫开发是博物馆工作的“专业延伸”,那么博物馆的“份内活”则是注重因时谋变,寻求和提升更大的服务价值和发展空间。
走进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的广西博物馆,你会感觉:这座建于35年前的建筑物,已经显得有点逼仄局促了。
藏品在不断增多,库房陈旧简陋且容纳不够;要展出的珍品丰富,来预约举办各种文物和书画展览的活动应接不暇,展厅陈列展示面积却严重不足,展览厅面积不足5000平方米……作为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最大的珍贵文物收藏所,这种捉襟见肘的尴尬让馆长吴伟峰十分焦虑。
在吴伟峰的记忆里,1978年建成的主体建筑陈列大楼,是当年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作为范例入选全国博物馆学教科书;1988年建成民族文物苑并对外开放,开创了博物馆室内室外陈列展览互补的新格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曾经“宏大”的建筑已经变得十分狭小了。博物馆现藏有历史文物约4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48件,由于展厅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无缘与观众见面。
吴伟峰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各省区博物馆的资料。进入新世纪后,绝大多数省区博物馆都进行了改扩建,5个民族自治区中,除广西之外的其他4个自治区的博物馆也都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其中展厅大多上万平方米。
当年的“十大”变成了“老幺”!在这种情况下,吴伟峰和他的同事们只好“两条腿”走路:一面谋求获得改扩建的支持,一面积极主动地开设虚拟博物馆,让观众可以在网络的遨游中一睹文物风采。
除了自己建设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广西博物馆还与百度合作,在全国博物馆中首批开通“百度数字博物馆”,开设书画馆、近现代(革命)文物馆、玉石馆、金属馆、陶瓷馆和杂项馆6个虚拟版块,自2012年7月上线到今年12月,已经引来835万多人次的网络参观者。数字博物馆的目标是3D数字博物馆,立体呈现,使网络参观者如同身临其境,不仅能看到展厅展出的馆藏品,还能看到库房内未展出的文物。
尽管如此,吴伟峰仍旧焦心于博物馆的改扩建。和兄弟省区比,和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比,他有“拖不起”的强烈感觉。经过多方努力,一个多月前,他和同事终于完成了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并获得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中央基建投资前期经费补助。
按照设想,改扩建后的博物馆,不仅由现在的3个基本陈列增加至固定的1个大型基本陈列和12个专题展览,让更多的馆藏与观众见面,还将新建设一个“馆中馆”——八桂先贤馆,以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
同时,结合陈列大楼和文物库房的改扩建,把文物苑改造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承基地和文化产业开发营销中心及旅游目的地,通过引入“博物馆与商业休闲文化相结合”的概念,打造南宁“休闲慢生活文化旅游区”,将其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创意文化活动、艺术体验活动、炫酷科技互动活动和时尚精品发布活动于一体的体验式新型都市文化旅游生活空间。
“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接下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吴伟峰脸上写满憧憬。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凭祥市]拓展电商跨境合作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我们将把跨境电商作为发展方向,利用凭祥便捷的陆路通道、边境贸易特殊政策优势,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电商合作。”北京电商代表刘派计划通过电商平台,把更多的东盟水果及土特产引入国内市场。 【详细】
[宾阳县]拓展生态农业 助推乡村建设
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宾阳县邹圩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基地,吸引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工人成为“生态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详细】
朱学庆: 深化合作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3月8日,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朱学庆应邀做客广西电视台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 北京演播室》接受访谈,围绕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等话题,与主持人和广大观众进行交流。 【详细】
2014广西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亮点回眸:拓展文化新平台
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开放水平,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本土化运作模式,大力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这是日前国家正式出台的《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新要求。 【详细】
[藤 县]着力拓展空间推动与主城区同城化
南广铁路建成通车、梧贵高速公路梧州段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藤县潭东镇到龙圩区“二改一”工程进入单边通车倒计时,以及梧柳高速、柳肇铁路、梧州西江机场项目实施,将藤县带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时代,区位和交通优势凸显,梧州主城区与藤县的空间距离进一步缩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