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网站首页资讯中心 | 县域政务 | 县域经济 | 县域旅游 | 乡村振兴 | 社会文化 | 县域频道 | 专题策划 | 通讯员之窗 | 县域经济专刊 |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7年度“十佳县”表彰会议 >> 走进“十佳” >> 临桂县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努力实现临桂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作者:临桂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08-07-25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2007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争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的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务实苦干,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38亿元,增长2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2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35.76亿元,增长38.6%;第三产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16.8%。组织财政收入5.79亿元,增长5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44亿元,增长65.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8元,增长35.61%;农民人均纯收入4515元,增长20.1%,自2005年起,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和中国西部百强县之列,西部百强县排名由2006年的77位进升至68位。

  一、抓住核心,把工业化作为迅速壮大经济总量的主攻点

  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和发动机。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我们坚持工业强县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县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88.28亿元,同比增长60.98%。

  ----积极扶持,集中力量培植支柱产业。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电、用水、排污、村民纠纷、信贷融资等困难,使娃哈哈、福达汽配、桂广滑石等一批企业加快发展,产值骤增。2007年,我县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饮料、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行业完成产值47.34亿元,增长71%,占规模工业产值的76.17%。全县新增规模企业12家,达到82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58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1家。全县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9.67亿元,增长76.7%,产销率达96.5%,利税6.83亿元,增长64.3%。

  ----搭建平台,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我们集中人、财、物,"路、水、电、房、校、所"六管齐下,大力推进"二园七区"建设,构筑临桂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园",就是鲁山工业园和秧塘山水科技园。鲁山工业园占地面积1000亩,引进天和药业、桂林腐乳等26家企业,目前已基本饱和。2007年产值11.6亿元,创税收6130万元。秧塘山水科技园占地15000亩。一年来,我们投资近3亿元进一步完善秧塘园区的基础设施,完成园区供水、排污管网的铺设;完成10千伏供电线路的架设;平整园区土地800多亩;全面启动占地100亩的标准厂房项目。目前,该园已签约入园项目19个,计划投资总额34亿元,在建项目15个,已投产项目2个,试产项目1个。"七区"是指七个乡镇工业小区。继续支持乡镇工业小区发展。2007年,乡镇工业园区共新增企业31个,入驻企业总数达107个,完成产值14.13亿元,实现税收2286万元。

  ----狠抓项目,招商引资增添发展活力。由于临桂县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的原始积累尚未完成,要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壮大,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因此,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作为一项全局性、牵动性的工作来抓。注重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对签约项目的报建、建设、投产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协调推进,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的到资率、开工率、投产率,重点推进秧塘工业园区的佳登宝电子、金伟实业、振达生物、新疆广汇等项目建设。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工业、城建、商贸物流、旅游、农业产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形式的招商,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年共引进审批项目100个,累计合同投资总额45.2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87亿元。新疆广汇等多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临桂,为临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突出重点,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县域经济的发展极在城镇,腾飞的"龙头"在县城。城镇化是实现强县与富民的有效结合点,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载体。我们按照把临桂建设成为桂林市新中心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快县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为了提升临桂县城的品位,打造桂林市新中心,组织规划部门和专家对县城和秧塘山水科技园进行了完善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了临桂县城(西城区)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积极配合做好临桂新区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以金山大圆盘、榕山路、人民路、金山路、庙岭老街改造为主的旧城改造工程。投资4000万元的西城大道、投资1400万元的万福路延长线、投资200万元的龙门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人民路延长线、建设路延长线、环县政府道路改造工程。继续实施西城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县城地下污水管网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了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设施,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C、D居民区改造。

  ----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奥林匹克、金水湾花园、印象桂林等一批特色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品位。建设完善华天大酒店、太子酒店、今日城酒店、金水湾大酒店,使其上星级,促进县城建设由农村版向城市版转变。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年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完善城乡清洁卫生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了门前"三包"、"五乱"处罚办法、城乡建设工程责任区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着力解决乱倒建筑垃圾、乱停放车辆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老大难问题,有效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

  ----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市场化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镇道路、给排水、停车场、市场等基础设施,积极稳妥地、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使之逐渐成为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五通、两江、会仙、六塘为骨干,其它乡镇为依托,辐射和带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塔型"城镇网络体系。通过积极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

  三、把握关键,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工业化的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化的思路谋发展,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新空间,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优化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调整粮经比例,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我县充分利用粮食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提高水稻优质率和单产,大力推行粮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认真抓好优质稻产区的建设。2007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1.94万亩,粮食总产量24.2万吨,被评为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做强做大水果产业,重点发展蔬菜、食用菌、罗汉果、夏橙、南方优质梨、马蹄、甘蔗、沙田柚种植。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36.3万亩,新增水果种植2万亩,食用菌面积300万平方米。粮经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5.2:4.8。二是立足特色,积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围绕优质稻、水果、蔬菜、食用菌、罗汉果、畜禽、竹木等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现已形成了321国道、机场路沿线百里优质水果产业带、3万亩罗汉果产业带、义江流域家禽和草食动物养殖带以及20万亩优质稻产业带。2007年,新增以大白菜、瓜菜类及免耕马铃薯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高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建设"三避"西瓜种植基地4个、水果示范基地14个。三是提升规模,不断推进养殖业规模化进程。2007年,温氏公司、桂柳家禽、桂英种鸭、漓源等养殖龙头企业完成畜牧产值8.5亿元,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52.3%;养殖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民"的方式带动规模养殖户3500多户,占全县规模养殖户的53%。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成为桂林市第一个养殖业产值超过种植业的县。

  ----创新理念,提高农业市场化。一是树立产业联动理念,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品优势,重点引进蔬菜、食用菌、罗汉果、马蹄、肉类、牛奶保鲜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前几年引进温氏公司、桂柳家禽、桂英种鸭、漓源公司等超大型龙头企业的基础上,2007年又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中华农耕产业文化园、投资3000万元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桂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全县农业向基地化、产业化、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二是用市场营销理念,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以市场效益指导农业生产,以品牌效应促进农产品销售。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2007年稻谷商品率达到50%,水果商品率达到80%,蔬菜商品率达75%,食用菌、罗汉果等名优特产品的商品率达90%以上。同时通过对马蹄、夏橙、甘蔗、罗汉果、优质米、清真板鸭、豆腐乳等特色产品进行包装和商标注册,树立了特色品牌形象,销量和效益大幅提高。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坚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以及行政、经济、技术等职能部门,成立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兴办生产型、加工型、营销型、服务型等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能力。至2007年底止,全县已成立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协会)56个,入会农户8180户共40860人。

  ----加大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努力实现城乡和谐发展。2007年,全县对"三农"的投入达3.23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46个县级试点村,完成200个新村规划工作,完成78个自然村的村巷道硬化工作,共硬化村巷道198公里,推动农村面貌不断改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素质稳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群众利益的关系,建立了"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丹子
走进十佳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in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and titlepic <>'' and isgood=1 and checked=1 group by classid order by classid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