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典型材料 2007年,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第一产业,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在2006年获得"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11亿元,同比增长27.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37.18%,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26.2%;财政收入8.0068亿元,增长49.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2亿元,增长6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增长27.88%;农民人均纯收入3453元,增长23.1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增长18.42%;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广西第七位。回顾2007年的县域经济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三个突出",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在吃透县情、认清形势的基础上,我县理清思路,选准方向,科学定位,突出农业抓增收、工业抓增效、三产抓增速,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一)突出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我县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认真推进矿业经济、延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打造白酒产业、发展水电产业,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特色优势、产业优势。经过近几年不懈努力,南丹有色金属产业从无序粗放型开始向规范化、深加工、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延长的方向发展,矿业经济再次成为推动南丹、河池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2007年,全县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68.7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4.8亿元的91.9%,同比增长65.21%;以打造"广西第一、全国十强"白酒企业为目标的丹泉酒业产销两旺,销售网已覆盖全区109个县市,设立有11个销售片区,共有10000多个销售网点,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1.97亿元;新纳力、平畴、巴定更偶、纳八、鸳鸯桥等5个水电站累计完成投资1.97亿元;以有色金属为主,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内联外引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年招商引资新建和续建项目24个,实际到位资金12.26亿元,其中外资400万美元,完成河池市委、市政府下达年底引进内资任务11亿元的111%,引进外资任务300万美元的133%。去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60%以上的高速增长,城镇投资、重点项目投资额度明显加大,全年新开工项目173个,完成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31%;续建项目70个,竣工投产45个。金山铟锗公司高纯铟工程、万泰成二硫化钼项目、津泰资源再生公司铟铜复合电子浆料制备项目、丹泉酒业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有力拉动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民营经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我们坚持按照"四个优先"(即最好的资源和项目优先让给民营企业开发,国企改革优先让给民营企业加盟,产业调整优先让给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信货优先给民营企业支持)和"四个一把"(即对刚起步的企业扶一把,对发展起来的企业拉一把,对发展红火的企业推一把,对处在挫折中的企业帮一把)的方针,深入南方公司、丹泉酒业、津泰公司、金山公司等企业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难题,积极主动地为非公经济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促进非公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429户、私营企业48家,全县在册个体工商户6986户、私营企业243家。全县共有5家民营企业进入"广西民营企业50强",南方公司排名"广西民营企业50强"之首,全年纳税达1.345亿元,创我县企业年纳税最高记录。非公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0%,其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2.45%,非公经济的主体地位凸显,成为推动全县及河池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丹泉酒业大门 二、强化"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我县牢牢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并举,推进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努力促进三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工业园区为抓手,加快工业化进程,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引擎。我们坚持加快国有矿山的改制步伐,加强对矿产品的经营管理,努力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原料紧缺问题;协调解决煤电油运和生产用水等问题,切实解决工业生产的瓶颈问题;深入企业做好服务,千方百计确保全县工业保持健康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2007年7月份,由工业园区堂汉锌铟、南方、吉朗等三家经济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共同参与,成功改制了国有南丹县五一矿,促进了探采、选冶、深加工企业的整合,提高企业了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招商引资构建平台。我们以科技为支撑,以有色金属技改扩建项目为抓手,加快有色金属产业继续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河池津泰资源再生公司充分利用废渣提炼、回收铟等贵重金属;南方公司投资8亿元扩建的12万吨电解锌60吨高纯铟及综合收回稀有金属项目及吉朗铟业投资1.54亿元的铟锌技改项目预计2008年下半年投入生产;金山铟锗公司高纯铟工程、万泰成二硫化钼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南方公司等一批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吉朗"牌锌铟等一批产品获得著名商标,品牌经济初见成效。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50.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5.9亿元,增长59.73%,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117.3%,实现利税5.8亿元,增长46%,工业主导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 按照建成"广西最大、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发展目标,我们以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园区为平台,与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校为技术支撑,引进6家大型企业进驻河池·南丹工业园区,实现矿产资源就地加工增值。全年园区企业12个项目完成投资超过23亿元,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实行"定项目进度、定工作责任、定联系领导"三定责任制,全年投入3100多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园区实现总产值30.06亿元,同比增长50.3%,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0.2%;纳税1.689亿元,同比增长192.82%;工业销售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9.46%;工业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117.60%,安置就业2292人,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45%,园区经济效益初显,成为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厚实县域经济发展力量。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做大做强我县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全县种植中稻13.13万亩,推广优质谷8万亩,总产量55123吨,同比去年增长1.02%;种植春玉米10.88万亩,推广优质单交玉米8.06万亩,总产量22988吨,增长3.8%;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品质不断提高,产值明显增加。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全县种植优质烤烟1.6万亩,农民种烟纯收入1526.4万元;种植长角辣椒2.3万亩,总产值3190万元;全县水果面积增至22.4万亩,新增7000亩,黄腊李、板栗、椪柑、瑶山糖梨等优质水果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我县全年水果总产量29634.4吨,总产值1.23亿元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3%和43%;建设优质桑蚕基地,桑蚕种植面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8326亩,全县养蚕18300张;红高粱种植5000亩,为丹泉酒业的扩大生产提供了原料,起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作用;瑶山鸡饲养量659.82万羽,年末存栏168.37万羽,全年出栏527.45万羽,实现产值1.08亿元;优质鹅示范基地、黄牛水牛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长角辣椒和"巴平特米"在河池市第二届绿色生态长寿农产品展览会上分别获得"品牌农产品奖"和"特色农产品奖",黄腊李、八步椪柑等品牌水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产品远销东南亚。特色品牌农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