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模式 ——双流模式 县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区域。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的济融合体,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发展县域经济也承担起统筹城乡的重任。 县域经济将“三农问题”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放在整个县域上来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发展县域经济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 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配置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优化配置经济要素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途径。经济要素的积聚和集约化经营,会形成强大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化、城镇化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城市化就是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聚过程。将经济要素与地域融合,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融合,将城乡一体化融合,促进科学发展。 2003年以来,双流县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入手,确立“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发展思路,加快了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规模化、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带动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双流县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新经验。 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双流县按照县城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在全县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通过规划建设指导,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为主的西南航空港工业基地;以东升镇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及轻工产品加工基地;以九江镇为中心的四川外贸出口生产基地;以黄水镇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以华阳镇为中心的电子电器生产基地等8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双流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川省委“三个转变”和成都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并实践了以“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双流已连续11年荣登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作为四川唯一一个县,连续6年名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并且在百强的排位由2000年的55位上升到2005年的43位,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统筹城乡抓发展 双流是西部的经济强县,同时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县。境内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为统筹城乡发展,双流县委在广泛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实践了“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2005年,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领跑西部,富民强县,构建和谐双流”的奋斗目标,提出了“35223”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倾力打造“两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航空物流园区),突出建设“两城”(东升分区、华阳分区),加快建设“三走廊”(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的原则,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构筑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宏伟框架,推动双流率先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推进集中抓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流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功地甩掉了川西穷县的帽子。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双流县委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按照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方面,将全县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一个西航港开发区,创新调控政策,使全县新引进工业项目入园率达100%,工业集中度达38.5%。在鼓励农民打破地域界限,分层次向城市、场镇或中心村集中的同时,积极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农民转移转化。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县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9.9万亩,占全县农用地的近40.6%,居成都市第一。 三、创新举措抓发展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双流县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创新举措,创造性地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要”等发展难题。以市场运作广辟资金渠道。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五大融资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19.7亿元用于建设和发展;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双流区域价值,破解发展资金难题。以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五统筹五联动”,激发全社会各阶层的创业热情,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以集中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认真开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试点工作,建立十多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综合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用地问题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以产业联动促进农民增收。统筹一三产业发展,以“三走廊”建设为载体,每月办一节,带动观光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以综合措施妥善解决社会遗留问题。将盘活闲置土地和解决社会遗留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规划调整、市场运作和项目引进,盘活了万安韩婆岭2008亩闲置土地,妥善解决了华西、万盛非法集资案,促进了极地海洋公园重点项目的落实。 四、营造环境抓发展 建设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健全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提高政府效能;继续加强“三中心”建设,促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向党群机关和人大、政协机关延伸,服务网络向农村、企业拓展,努力打造西部乃至全国一流投资软环境。建设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加快“诚信双流”建设;建立完善五大融资平台运作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城市、项目融资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努力探索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筹措资金新途径。建设一流的体制机制环境。健全以土地为核心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缓解要素矛盾,推动经济增长由线性增长向循环增长转变。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满怀“三情”抓发展 对发展满怀豪情。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双流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这是一个产业转型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拐点,也是一个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跨越的关键时期。双流县委组织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刻把握双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深入实施以“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促进低水平的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的科学发展转变;加快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开创了双流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对人民满怀深情,双流县委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造福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大力实施扶农惠民“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发放帮困助学金1096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5万人次。在中央、省市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免收农村初中生课本费。筹集资金近亿元,实施农村沼气化工程;筹集资金近3亿元,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切实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对工作满怀激情,坚持“用钢铁般的纪律管理队伍,用慈母般的爱心关怀干部”,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良好状态。把全县工作分为一、二、三类重点,将四大班子领导科学分工,成立若干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排山倒海推进工作,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整理) 责任编辑: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