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工作更是这一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增城市委市政府自2000年以来,在抓科学发展的同时,始终不放松班子的自身建设,通过树立“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执政理念统一班子思想,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思路凝聚班子力量、发挥班子智慧,用完善的干部考核体系稳定班子队伍,增城形成了自上而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局面。 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说,要锻造好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有好的执政理念。增城的执政理念就是“为公为民,科学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只要是“一心为民,一心为公”地做事,哪怕是工作有失误,大家都给予宽容,并愿意共同承担责任。 在这种政绩观的指引下,增城在干部选拔上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善于科学发展的“上”,不会科学发展的“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下”。那些只重眼前成绩,急功近利,尤其是以权谋私的干部不予采用,但是采用以“民生”为重的干部,鼓励他们多想服务民生的点子,只要方向对,干慢干快不是最主要的。 如建设白水寨生态旅游区,班子首先就明确了目标是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而不是为任何其他群体谋私利,任何与这一目标相背离的工作方式方法,都不予采纳。 具体地说,增城在干部的选人用人方面,注重五个导向: 一是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目标导向。支持、鼓励、提拔重用那些懂得如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懂得如何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懂得如何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干部。 二是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为民导向。支持、鼓励、提拔重用那些群众观念强,深入体察民情,紧紧依靠群众,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受群众支持拥护的干部。 三是立足长远、重打基础的政绩导向。鼓励领导干部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的事,多做富民惠民的事,多做有利于地区长远发展和提升地区发展后劲的事。 四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导向。支持、鼓励、提拔重用那些以实干为荣,以创业为乐,站在高处谋大事,沉到下面办实事,脚踏实地,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的干部。 五是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创新导向。支持、鼓励、提拔重用那些敢于解放思想、敢于负责、勇担风险、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干部。 用好的政绩观统一干部思想,还要用好的目标和思路去凝聚“民心”。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增城市领导集思广益,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创出以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增城模式”。在发展目标上,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在发展定位上,大力推进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广州)东中心、生态旅游示范区、都市农业基地的建设和广东省重要教育基地;在城镇布局上,努力形成“两城”(增城市区、新塘城区)、“三中心”(石滩、中新、派潭等中心镇)五大组团的发展格局;在区域功能布局上,以南中北“三个经济圈”,形成富有特色的三大主体功能区,将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生活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班子中开始有人对此有异议,但经过几年实践,逐渐对此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到现在“坚定不移”,实事求是、因此制宜的发展思路让干部队伍凝聚力空前提高,并转化为积极的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有一整套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以此来引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增城进一步把科学发展目标转化为可以考核的标准,提出“分类双考核”办法。 据增城市组织部长冼银崧介绍,干部考核体系与增城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即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分南、中、北部不同发展需要对干部队伍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将经济发展指标与社会发展指标放在同等位置上。 双考核包括10大类50个小项150多个具体指标,其中的第一套指标为“镇街全面工作”,突出体现“好”字,数据更多采用民生指标。如对北部山区镇,重点突出了农民转移就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核。第二套指标为“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体现“快”字。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定位,南部侧重考核工业指标;中部侧重考核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功能配套能力;北部侧重考核农业和服务业产值。这样,即使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北部山区镇,干得好也能通过科学考评脱颖而出。 经过始终不懈的班子建设,增城的干部队伍不断接受着群众的评价和监督,也在不断修正和完善。这个队伍正伴随着这个城市,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正如增城的百姓现在所说的,“现在增城有三宝,挂绿、仙桃和领导。”(完)
责任编辑: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