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资讯中心 | 县域政务 | 县域经济 | 县域旅游 | 乡村振兴 | 社会文化 | 县域频道 | 专题策划 | 通讯员之窗 | 县域经济专刊 |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8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 增城模式

探索县域有序减少农民长效机制

作者:梁钢华 发布时间:2008-07-11 18:36:32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减少农民”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促使农民实现宽裕小康目标的根本出路。作为广州市辖下县级市的增城近年来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跃入科学发展轨道过程中,着力打造就业岗位创造、技能培训、上岗对接等方面的农民转移就业长效机制,初步闯出了一条在政府主导下有序减少农民的新路子。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我国各地近几年来掀开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宽裕小康社会的宏伟历史篇章。而由于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要让农民在人均几分地的薄弱生产资料支撑体系中实现几千美元甚至上万美元的人均产值,从而实现宽裕小康的既定目标,这显然要扬长避短,需要综合统筹应对。

    对此,国内理论界研究认为,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生产基本资料严重缺乏的特殊国情中,要实现“小基础、大产出”的中国式农民富裕安康新路,“减少农民”并让其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同时有效扩充农民的人均耕作面积,是适合国情的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深谙此道的增城市领导层近些年把减少农民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并积极探索适合国情、适应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有效减少农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认为:“增城地处珠三角都市群中,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机会很多,农民的出路是不当农民,农村的出路是转移农民,农业增效的出路是减少农民。增城的实践表明‘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想方设法减少农民。”

建立减少农民的四大长效机制

    记者调研了解到,增城市围绕以减少农民破解三农难题这一工作目标,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起长效促动机制:

    一是建立农民转移就业的岗位创造机制。近几年来,增城市以启动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提出打造区域内的南部先进工业区、中部文化产业区、北部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区等三大经济集聚区域的发展战略,以组团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农民“洗脚上田”创造出数以十万计的非农就业岗位,推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经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增城市位于珠江东岸广莞深工业黄金走廊、广汕公路以南600多平方公里的南部地区,已成为在国内外举足轻重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牛仔服装等的制造业重地,成为吸纳全市农民转移就业的巨大“磁场”。目前,以这一区域为主体的增城各类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达40多万个。仅新塘镇,这些年已崛起成为广州东部一座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卫星城,成为广州东部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卫星城和工业基地,吸纳了大量的本土劳动力就业。

    二是建立培训“两类农民”的长效机制。“增城市一方面立足当前,培训现有农民,有序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另一方面着眼长远,下决心狠抓教育,从根本上减少未来农民。因此,大量资金投入教育,争取让80%的孩子都考上大学,从此不再是农民。”朱泽君说。

    近几年,增城千方百计筹资30亿元投入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的小孩也能读上优质的学校,用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一方面,全市大抓基础教育,使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4.84%剧增至2007年的30%,大量减少“未来农民”。这几年,增城撤并中小学校162所,全市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79.3%,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教育强市。另一方面,使全市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技能培训,为“现有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了必须的上岗技能。

    为了建立全市劳力培训“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格局,增城市建立起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台帐管理”制度。从2002年开始,增城建立了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和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专职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前的培训工作。近年来,该市采取整合全市职业培训资源、调整培训布局、将培训重心向镇街下移,并初步启动了城镇劳动力的免费培训以及中高级人才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职业技能竞争力。该市不仅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汽车驾驶、电工、烹饪、美容美发等专业技能的免费培训,还继续推进农村贫困初中生免费就读中技班工作。截至2007年底,累计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

    三是建立农民转移上岗的对接机制。增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健说,为了把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找到工作单位,增城在2006年成立了全国县级首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全市319个村居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这些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政府劳动服务机构在大力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同时,积极收集用人企业的岗位信息,制定“订单式”“定向式”的培训和推荐计划,召开专场招聘会,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

    四是建立“强壮农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机制。增城是珠三角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当地产的丝苗米、荔枝、菜心、凉粉草等在广东乃至全国较有名气。增城市农业局副局长邓兴达说,转移农民就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增城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优质化等一系“强壮农业”的政策,使得全市农业用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户集中,取得农业增收、解放农业劳动力等多赢的效果。“这些年,全市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不仅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保障了南部发展工业、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供给。”邓兴达说。

减少农民战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经过一系列的扎实工作,这几年增城市减少农民的战略初步取得成效,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农民大幅增收,对提升增城长远的综合竞争力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人,转移率达88.5%。通过几管齐下,增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农民分享到了大发展的成果,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24元,增长16.57%。其中,该市农民的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已由2000年的33.98%上升为2007年的56.85%,增加了22.8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由2000年的1507元增加到2007年的3959元,增长1.62倍,城乡差距正在因为农民转移而缩小。

    大幅度地转移减少农民还直接推动了增城市农村生态的恢复改善,推动了全市的城市化的发展。经过几年的集聚发展,增城中心城区发展面积急剧扩大七成,置业安居集聚人口效应明显增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2.47%,比199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仅又为周边农村地区的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为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地区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载体。

    鉴于全市农村生态的恢复改善,增城市近几年以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出打造800多平方公里的“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的部署。该区作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翡翠绿洲,一小时车程范围内拥有数千万的旅游人口,将可成为珠三角新兴的生态旅游和会议休闲中心,成为我国森林度假、会议休闲的新集聚区域。(完)

责任编辑:丹子

栏目更新

精彩图文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刘福刚、黄品优、马壮壮合影
刘福刚、黄品优、马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辑黄品优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合影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