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着眼形势和任务需要,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壮大县域经济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提出“增强县(市、区)政府统筹区域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的新目标任务。处在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经济强县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以不断加快实现贵州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推进经济强县建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1999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工作思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实施了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的战略举措。在两个轮次的建设过程中,各建强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2007年,23个建强县(市、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生产总值达到1709亿元左右,占全省2710亿元的63.1%,有17个县(市、区)的增速高于15%,小河、兴义、遵义、赤水等4个县(市、区)增速高达19%以上;税收总收入为178.35亿元,地方税收收入为77.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4%和31.79%,为推进富民兴黔事业、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情况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县域人口众多,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全省人口3975.48万,而县市占了89%左右。二是县域经济的比重大,但规模小,实力弱,发展快慢对全省经济实力和活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全国县域经济比重占50%,而我省占68%;全国每县市生产总值平均规模大约是50多亿元,而我省的县市大约为18亿左右。因此,贵州能否实现县域经济的繁荣,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导致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必须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以统筹兼顾各方的发展。但目前贵州整体经济实力薄弱,统筹能力不足,破解这一难题的最好选择就是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全省迅速增强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发挥重点区域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考虑到贵州城市经济发展也很不够,多数城区的农业人口、农村经济比重较大,即便是中心城区与外省相比实力也还较弱,因此,把包括城区在内的全省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县(市、区)作为全省发展的突破口,锲而不舍地推进经济强县建设,是贵州县域经济繁荣的重要路径和希望所在。 二、经济强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更有作为 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经济强县在发展中要走前列、作示范、争跨越,就必须更加着力推进科学发展,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与活力。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着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重化工业,推动产业发展向节能、节材、低污染方向转变;支持企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和产品附加值;鼓励工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并、联合等方式,开展横向、纵向、跨区域、产研销、产业集群等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突出农业的生态优势发挥和科技支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在省外市场的拓展和扩张;在巩固和繁荣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既要积极寻求“大项目”的突破,又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有效解决就业压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区域经济繁荣。 必须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动力。要在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健全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是生态安全理念的社会认同和牢固树立,核心是对资源环境的科学合理利用,关键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提升,重点是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环境、资源同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趋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做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推进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狠抓节能降耗工作,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支持经济强县进一步做大做强势在必行 在两个轮次的经济强县建设中,各建强县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囿于促强政策措施的难落实和乏力、省和市(州、地)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大、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经济强县的发展活力的潜力受到明显的制约。在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强县建设重视程度提高、目标要求更高的新形势下,着眼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应当从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入手,积极支持经济强县更好更快发展。 抓好促强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经济强县作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贵州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和实现大中城市带动战略的希望所在,在项目审批、用地指标上相对其他县而言,有更多更紧迫的需求。必须抓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如切实减少项目审批环节,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在土地指标安排上实行倾斜,允许土地异地占补平衡,以满足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需要等等,为经济强县“能快则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加大对经济强县财源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力度,支持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各建强县对省出台的各项政策的评价中,认为贷款贴息政策最具体实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控能力。在各建强县进入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设项目数量多、资金需求数量大,并且在银行利率几次提高的情况下,随着省级财力紧张状况不断缓解,有必要将省级财政对建强县的贷款帖息资金额度大幅度提高,更有力地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培育和壮大财源,助推全省财力进一步增强。 提高对经济强县财政增长的激励性转移支付,鼓励建强县加快发展。目前全省各县(市、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建强县不论是在培育优势产业上还是在在率先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项目建设资金、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事业刚性支出等方面的需求普遍大于其他县。但不少建强县不论是从人均财力或自主支配的建设资金来看,往往还不如一些非建强县。在当前各建强县对全省财政的贡献明显大于其他县的情况下,财政增长的激励性转移支付力度小,既不适应各建强县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对建强县增收热情造成某种程度的挫伤。因此,省级财政应适当加大激励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各县(市、区)加大财源建设力度。 推进服务经济强县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建强县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发展中“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是不少强县(市、区)反映的当前影响和制约基层工作全面有效推进的重要问题。如有的地方应由属地收取的排污费绝大部分被上级环保部门收取,同时污染治理又由属地负责,导致该地每年要从本级财政中挤出几百万元的资金用于污染治理;税收征管体制上,有的中心城区存在三级税务机构独立征收,企业利用这种可以选择纳税机构的征收体制向地方政府谋利,如要求财政奖励、返还,导致税收成本增加和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增加了基层工作的成本,影响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正常运行,须要逐一尽快有效解决。 责任编辑: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