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两会 >> 两会专访 >> 代表委员建言

代表委员谈“民生”: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宋春风  发布时间:2009-01-13 09:59:29 来源:广西日报

  金融危机“严寒”袭人,民生问题更让人关注。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1月10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详解,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一个新的民生“清单”跃然眼前,传递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信息,如阵阵温暖的春风,让人喜悦,催人振奋。

  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大家紧紧围绕教育、就业、社保、文化建设等民生问题建诤言,献良策。

  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修水利,通自来水,这是政府为我们山区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山区农民长期以来的饮水难问题,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德政工程。”

  谈起已经连续多年被列为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来自田林县平塘乡同祥村新寨屯的杨芬代表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自来水通进村里那一天,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跑了过来,放鞭炮、舞狮子,就像过年一样。”

  “关注民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解忧,这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职责所在!”陈利丹代表说,“让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基本权益得到维护,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8年,我区民政系统争取到中央资金28亿多,比2007年增长一倍多。我们始终把目光对准困难群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弱势群体,采取了实质性救助措施,对广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稳定是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做好各项事业的基础。”彭祖意代表说。“广西这几年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我们的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稳定了,我们就可以办很多事,完成我们的经济发展任务。只要广西人心齐,发展对路,艰苦奋斗,一定可以实现广西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出实招 求实效 构建和谐主旋律  

  “政府工作报告催人振奋,鼓舞人心。除了因为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的目标,还因为报告所描绘的一幅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美好的新生活蓝图。”余远辉代表兴奋地说,“2009年全区将集中160多亿元财力,大力办好十大惠民工程。这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的执政理念。”

  高雄代表说:“报告里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广西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迎头赶上,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保证。”他表示,经济的发展给教育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区一些地区之所以落后,表面看来是缺少优势产业,其背后存在科技落后问题,科技落后在于人才不足,人才不足归根结底是教育滞后问题。因此,要牢牢抓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重大机遇,下力气办好教育事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的就业问题格外让人关注。蒋明红代表表示,自治区政府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在2009年的工作部署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展开全民活动”两项工作被列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前面两项。他对当前形势下就业问题的解决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我区目前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来自于政府的一项项促就业措施。只要有发展,有政府的帮助,就有就业机会。”

  有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支撑,就能让更多的人解除后顾之忧。袁序成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快我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已成为老百姓不敢消费的主要原因。应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百姓参与、商业保险公司管理运作的机制,利用保险准备金的长期积累和风险转移优势,解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补偿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胡玄邦建议: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目前很多下岗职工没能进入社保,此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社会和谐;政府应更为关心《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加大执行力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政府报告里明确提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罗云贵代表说。“目前,在我们一些社区、乡村仍然缺乏基本的文化设施。而高端文化艺术演出囿于高雅的大剧场、大舞台,多数民众可望不可即。”他建议,在总结文化工作方面,要有一些量化的指标;在布置工作方面最好也要有具体的量化要求;要增加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投入,多考虑对市、县、乡、社区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责任编辑: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