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是农科教系统期盼的春天
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经公布,便在“农业大省”的湖南相关专家中,引起强烈反响。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农业大省的重大机遇,也是农科教系统共同期盼的春天。
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指出,市州农科所是湖南农业科技队伍中重要的“方面军”,在品种选育、品种改良及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透露,湖南省农业厅将推出系列措施,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应对湖南农业科技发展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培养多层次人才等问题。
该厅张凯锋认为,湖南应力争在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研究方面,占据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重要位置;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强应对农业灾害、节本增效、节能减排、农业优质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协作机制。湖南还应大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他透露,今年湖南计划利用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经纪人等学员20万人。
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单杨提出,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就要让农业科研人员能专心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议湖南出台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政策。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宇谈到,农业发展一线机构薄弱,基层农科人才紧缺,重大科技项目推广缺乏投入和机制。他们迫切期盼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有为、有位,待遇提高。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登魁介绍,该省已全面规范农技员的聘用管理,建立了人员培训长效机制。2012年湖南将重点集中培训6500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记者 俞慧友)
河南:六大举措确保农业增收增效
新近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大省河南2月1—2日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出台六大举措,确保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继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这些措施包括:建设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针对耕地减少、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约束加剧的矛盾不断凸显,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空间有限,保障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产品稳定供给的难度增大的现状,河南提出从今年起到2020年,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统筹推进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和平原村庄规划布局,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最终以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确保202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1300亿斤。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针对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确立,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缺乏联结纽带,一家一户的生产难以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现状,河南按照基地支撑、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涉农经济组织协作为基础,突出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选择一批上下链接、合作紧密、以就地加工为主的农产品产区,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体化,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三化”协调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针对该省大部分农村村镇建设有新房没新区,住上楼房的农民种地不方便,打工没企业的现状,河南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再是单纯的新农村建设。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的原则,优先推动产业集聚区、城郊村、城市新区、重点乡镇的村庄迁并改造,对居住边远、分散的贫困农民实施扶贫搬迁和生态搬迁。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增收增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把农业科技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尚属首次。河南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抓好种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种子企业,建立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强育种制种基地建设,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农业经营组织化解决卖难。过去一年,河南农产品卖难问题突显,一定程度上是农业经营组织化不高的体现。针对这个问题,河南将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支持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完善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支持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提前进行产销衔接,大力发展各类农产品市场、期货市场,减小价格波动;加快建设农业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
深化改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农业农村要素资源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趋势没有改变,城乡要素交换关系仍不平等,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的现状,河南提出在促进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农外转移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在维护农民财产权和促进转移就业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人口的进城落户。(记者 乔地)
服务平台牵头 服务站(点)覆盖——成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具雏形
记者3日从成都市科技服务中心获悉,列入成都市2011年为民办事实工程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建设计划已超额完成,新设的53个服务站(点)基本覆盖成都14个区市县的十大特色产业。一套由“成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牵头,基层服务站(点)覆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成都具雏形。
去年,成都科技服务中心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服务触角向下延伸,启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根据载体与功能的不同,这批站(点)在建设中定位于“产业科技信息服务站”与“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两类,前者侧重特色产业,后者侧重于民生科技、政务信息、农业技术等综合服务。截至去年底,中心依托各区县龙头企业、专家大院、科技协会、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社区等,已设立了40个产业科技信息服务站、13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覆盖水果、小家禽、食用菌、茶叶、川菜调味品等重点产业。
“各站(点)均实现有场地、有设备、有信息员、有制度、有机制。”中心主任杨靖表示,新设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成果推介、科技帮扶、收集发布农业信息、提供生产预警等。去年以来,已组织对接蔬菜、泡菜、粮油等农业新成果100余项,开展现场技术服务及咨询200余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200余例,同时还实现了针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的专家远程“坐诊”。
杨靖表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血脉”,新近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的要求,均与科技信息服务密切相关。今年,成都将把农业科技服务基层的载体拓展到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建成100个科技信息服务站(点),不仅提供与农业相关的产业技术、人才、市场、资金服务,还计划将触角延伸到农业生态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农政务服务等。(记者 盛利)
责任编辑: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