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新工业城市一景 |
| 梧州市委书记余远辉(中)与苍梧县委书记田和平(左一)、县长严伯贵(右一)共谋临江工业发展大计。 |
| 工业园区生产车间一景 |
|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鸟瞰图 |
| 新兴临江工业城市新景 |
| 李济深故居 |
| 六堡茶园 |
|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
| 苍梧县位于广西东部,西江穿境而过,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苍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全县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辖12个镇,人口60万人。苍梧资源丰富,蕴藏着金、铅、锌、铁、钛等3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六堡茶、迟熟荔枝、砂糖桔、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享有盛名。苍梧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重要水路和陆路交通咽喉,苍梧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在这里交汇。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战略出台,给苍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点一: 临江工业领风骚 苍梧县把发展临江工业作为壮大全县经济总量的主要抓手,夯实临江工业发展的基础,全县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23.64%。 突出抓好工业园区载体建设。苍梧县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打破阻碍科学发展的利益格局,克服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作风,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不良环境,深刻查找制约临江工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认真进行讨论剖析,开展专题调研,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7月,苍梧县临江工业园被评为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钛白、林产林化、水电、冶金、锅炉、玻璃制造、畜产品加工、宝石加工及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计划利用3-5年时间,每年引进入园区企业25家左右,争取到2010年引进企业150家,投资总额50亿元以上,年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基地。 二是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把工业厂房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制订《苍梧县2008年新建工业生产厂房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对苍梧县重大事项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的通知》和《关于对苍梧县2008年度新建工业厂房实行风险抵押的通知》,把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22个具体项目,每个项目均由一名或一名以上县处级领导率领一个服务团队负责跟踪服务。 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宣传,创新招商模式。实行以诚招商,县委书记田和平、县长严伯贵等县领导亲自带领招商小分队到珠三角等地上门招商,用热诚感化客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该县还以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感动客商,使招商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今年,该县6万吨电解铅技改扩产项目、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建设项目、香江梦都美生态园建设项目、梧州市“三个中心”建设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各项目责任领导及时组织服务小组协调解决项目在洽谈、征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县重大项目督查组加大对项目推进的督查力度,及早发现问题,逐个抓好落实,对其他有投资意向的重大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和招商局对项目的落户和准入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布点,帮助解决项目在土地利用、环评审批、投融资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力,1-10月份创造的产值占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6.08%。 加快工业技改进程。重点抓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6万吨电解铅、顺风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3万吨钛白粉生产线、日成林化公司年产1.2万吨浅色松香树脂新生产线扩产改建、苍梧港德硬质合金公司冷压法生产高精度硬质合金超大制品、华锋铝箔公司12条新生产线扩产等项目。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日成林化、佛子冶炼、顺风钛白、圣绿化工等特色支柱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这些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1-10月份,日成林化、顺风钛白、佛子冲矿、东鹏不锈钢、水利电业公司、顺隆金属制品等六大重点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49%。 加快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园区以进口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拆解、加工为主,建设成为利用进口再生资源进行深加工的国家级“圈区管理”示范园区。项目总投资150亿人民币,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在3年内建成。苍梧高度重视园区的建设工作,组建了园区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县委书记田和平、县长严伯贵多次深入园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征地拆迁、规划、环评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园区土地平整已完成80%,已与19家企业签订投资合同,有8家企业已正式落户园区。该园在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动作’的模式,年内将建成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 看点二: 临江城市展新颜 笔直宽阔的道路、幽静舒适的花园小区、触目可及的花草树木……昔日低矮的房屋、陈旧的街市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的广场和由连片现代化商住楼组成的新城区,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在2007年度“南珠杯”竞赛中,苍梧县城荣获全区县城A类特等奖。县委书记田和平说:“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苍梧县狠抓规划、融资、联动这几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抓规划,以先进理念谋城镇的科学规划。苍梧县把县城建设纳入梧州市总体规划,做到与梧州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特别是围绕港口做文章,把县城定位为承载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西江流域主要商贸集散地、桂东南物流中心。一方面认真做好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规划,另一方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站场、铁路、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配合做好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西江航道疏浚整治等项目,构建 “无缝对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交通运输业繁荣,带动城镇化建设。 二、抓融资,以多元化投资主体推进城镇建设。县长严伯贵说:“城镇化建设活力在市场。”苍梧县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大力开发沿江和沿高速公路的城镇,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来增强城镇建设的能力与活力。西江沿岸的县城发挥港口城市优势,引商建城,利用外来资金开发了泰龙、祥龙、城东、兴业、龙兴、工业园区、广场新区、龙湖等新区,利用外资建好了世纪广场,还建成了该县首家集购物、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商业购物中心——聚龙广场,以及9条县城主街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使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龙圩镇总面积也由原来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8万多人。而随着梧州新港龙圩码头项目的开工建设,苍梧的城镇功能将更加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将迎来新的春天。 三、抓“联动”,以“两个优先”推进城镇建设。一是实行工业园区优先发展战略。工业园区连接城乡,是发展临江工业的载体,苍梧县坚持以园拓业,以业兴城,将工业集中区、再生资源工业园区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做好城南片的发展规划,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城南片覆盖,完善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仅工业园区的市政投入达1.8亿元。二是实行工业化服务项目优先发展战略,对服务工业化的城镇化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在供地、供水、供电、交通设施配套方面优先考虑。苍梧县投资5000余万元启动了可同时培训1万余人的职教中心项目,可停靠千吨级大船的梧州新港龙圩码头项目和拥有800余间商铺和住宅的苍梧综合批发市场项目也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在完善城镇功能的同时,也为发展临港工业准备了交通、物流和技术人才条件。 四、抓管理,以科学民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认真开展普法活动,深入宣传城市建设、财税、物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开展普法活动20多次,发放宣传单2万多份。二是按照规划、建设、管理分开,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先后在实践中探索出台《城镇管理办法》、《苍梧县城乡清洁工程管理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三是按照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利用电视、电台和广场宣传栏发布规划草图,并设置意见征集电话,专门负责群众的建议;探索建立了城乡清洁工程志愿者、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义务治安监督员等群众参与城镇管理的队伍多支,发挥群众在城镇管理中的作用。 看点三: 临江农业鼓钱袋 苍梧抓住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根本”不放松,走多措并举之路,勾勒出一幅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大幅增收,农村处处充满生机的新景象。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六堡茶”成为梧州农业的第一品牌,苍梧县把发展六堡茶生产列入县镇两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并作为一项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专业村示范带动,实行从品种、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加大对六堡茶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新茶园。同时,将品牌战略作为发展六堡茶产业的突破口,积极引导经营户打造品牌,进行规范化生产。目前,品牌战略已经成为苍梧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助推器,苍顺、六鼎、黑石等六堡茶品牌已经成功打开市场,其中银泰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苍顺”牌六堡茶,还荣获2008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金奖和2008中国广州春季茶业博览会名优茶金奖。 规范化生产是品质的保证,是苍梧推行“品牌战略”的另一重点。六堡茶产业被列为梧州十大农业优势产业以来,苍梧县就将规范化生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将规范化生产列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要求职能部门加强监督。另一方面进行招商选资,引进实力雄厚的银泰茶业有限公司、千禾茶业有限公司和公盛茶业有限公司参与开发,建立六堡茶发展的核心基地。目前,六堡茶的核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将对周边1.3万多亩茶园的规范化生产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走“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之路。苍梧县重点发展壮大了六堡茶业、日成林产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目前,全县85%以上的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生产。建立四级农村实用种养技术配送网。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搭金桥。目前,全县有8个镇建立了配送分中心,形成村级和种养大户配送网点32个。围绕特色支柱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有选择地进行人才引进和成果引进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50多名科技人才深入农村,指导农民发展生产,组织各类协会、流通队伍,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目前,该县已建立各类协会60多个,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农民经纪人2000多人,销售总值达3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县长严伯贵说:“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坚定不移地走非农化之路:‘转移’前培训是基础;社会化服务是保证。”该县一是抓培训,强素质,送农民一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解决劳动力“有地方学”的问题;通过实现订单培训,解决劳动力“愿意学”的问题;通过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解决劳动力“学得起”的问题。二是抓服务,建“金桥”。采取“培训、办证、输出、就业、维权”一体化服务的方式。今年新增输出劳动力9900人,新增劳务输出收入7425万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2.3亿多元用于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沼气池、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今年还选派了386名干部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新农村建设护航,把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本版图片由苍梧县委宣传部、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责任编辑: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