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十二五"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12.65万人脱贫
“十二五”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委、政府把扶贫工作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创新模式,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20.97万人下降到8.3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62.51%下降到28.24%;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详细】
马山县实施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工作
2015年12月18日,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马山县首个第一书记创业孵化基地——马山县丰裕农业合作社党支部委员会在永州镇平山村正式挂牌成立。该村村民载歌载舞,庆祝又一个扶贫项目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详细】
[大新县]践行“三严三实”助推精准扶贫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大新县党员干部以“严”字要求,以“实”字扎实开展工作,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截至2015年底,该县已完成入户识别评估1368个自然屯,占识别任务的100%;完成入户评分42977户,占识别任务的100%;完成评议、公示的村民 【详细】
[马山县]实施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工作
2015年以来,马山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发力整顿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并在全县实施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工程。该县一方面通过抓严抓实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配齐配强队伍,扩大党建信息化覆盖面,全面提升农村基层一线党建工作水平,为精准识别和扶贫开发 【详细】
[乐业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扶贫篇
据悉,“十二五”以来,乐业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树立“大扶贫”理念,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部署,狠抓政策落实、资金整合、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一批批惠民工程得到落实,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详细】
[马山县]三力齐发引领脱贫致富
近年来,马山县发动第一书记、民间资本、经济能人等一起向贫困发力,以此助推该县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详细】
[上林县]股份合作经营助推产业扶贫
为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上林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产业扶贫模式,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以直接扶持到户资金、土地等形式入股,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模式,并逐步探索出白圩镇狮螺村塘尾庄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新模式, 【详细】
[凌云县]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带
观湖亭、观景台、游览步道……1月12日,笔者漫步凌云浩坤湖畔,只见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施工,环湖观景设施已经初显。自2014年底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获批复以来,凌云县按照“水墨浩坤湖·百年渔火情”的旅游定位推进环浩坤湖旅游扶贫示范带建设。
【详细】
[资源县]“三部曲”精准建档
1月11日,资源县在资源镇金山村召开建档立卡现场观摩会。据了解,该县在建档立卡环节创新方式,唱响“视频、业务、演练”三部曲,力保精准。
【详细】
[环江县]创新扶贫载体 力促农村企业融合发展
时值砂糖橘成熟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的400亩砂糖橘挂果满枝。“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家文果业公司实施定点帮扶,让我们这些从大山里搬出来的苗族移民尝到了甜头。”陈双村党支部书记韦炳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详细】
宁明县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侧记:千方百计挑“真贫”
全区、全市精准扶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后,宁明县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要求,严格工作程序和标准,集中全县力量,全力以赴推进精准识别工作,千方百计挑“真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详细】
武鸣县“4+1”建强精准扶贫后援团
武鸣县通过县级领导“挂点支援”、镇级领导“帮带支援”、扶贫专干“驻村支援”、年青干部“技术支援”的“4+1”模式,建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后援团,给全县的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 【详细】
[宁明县]“5710”工程助推精准扶贫提级上档
宁明县是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目前还有52个贫困村和68098贫困人口,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为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该县大力实施“5710”工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力争到2019年贫困村全部摘帽 【详细】
都安“整乡推进”促山区群众脱贫 近2万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2014年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把隆福乡作为实施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的重点乡,以项目为抓手,夯实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产业带动、教科引领等六大示范项目。目前,隆福乡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近2万名群众走上致富路。2015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000元, 【详细】
[覃塘区]“扶贫+”让贫困户脱贫走上持续增收之路
上月31日,覃塘区黄练镇平寨村贫困户李祖清站在覃塘区可龙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望着绿油油的茶苗,高兴地说:“两年后这些茶苗就可以采摘茶叶了。到时候我们家就有一笔固定的收入了。”这是覃塘区打造“扶贫+基地+合作社(公司) +贫困户”模式带来的可喜景象。 【详细】
[罗城县]5年12.65万人摘掉“贫困帽”
2011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坚持以改革精神激活开发扶贫内生动力,把责任扛在肩上,直面问题,敢于担当,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加快转变开发扶贫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输血”,帮助发展产业促进“造血”,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 【详细】
东兰武篆镇:多管齐下精准发力 扶贫攻坚初显成效
近年来,东兰县武篆镇以“政府发动、农户主动、能人带动、产业拉动、帮扶推动、片区联动”的“六动”模式,在促进就业、发展特色种养和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精准发力,扶贫攻坚工程初显成效。 【详细】
[西林县]“三管齐下”助力扶贫生态移民
安居、交通、就业……离开这些基础性的民生问题,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空谈。去年以来,西林县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的目标,在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上下工夫,采取三管齐 【详细】
[平桂管理区]“十二五”扶贫工作纪实之产业篇
在第八届广西贺州农展会上,平桂展区的货架摆满了湘波绿、白毫早、鼎大毫、金牡丹、金观音、金玫瑰等品种的红茶、绿茶。一位在贺州发展的福建籍企业家感到疑惑,这些国家级、省级的名茶怎会成为平桂的产品…… 【详细】
[武宣县]开展党建“双增一强”活动助推产业扶贫见闻
“现在是砍收甘蔗的忙碌季节,但再忙也要先搞好精准识别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1月2日,在武宣县黄茆镇周眷村,党员黄江忠说,近两个月来,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精准识别工作上。“五六个党员每天都带我们入户做调查,负责通知群众召开评议 【详细】
[兴宾区]“水路并进”改善贫困村设施
“过去全村仅靠一条泥路进出,现在好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走亲访友都方便。”新年伊始,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松柏村村民李大爷望着新修通的水泥路喜滋滋地说。松柏村是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去年兴宾区将该村公路硬化里程6公里,使该村实现人均收入增长34.2 【详细】
[灌阳县]扶贫大打生态牌
灌阳县在旅游资源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在守住、发展生态环境的同时奔小康?该县努力寻找两者平衡点,精准扶贫大打生态牌,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梦,一头挑着人民群众青山绿水梦。
【详细】
[浦北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去年以来,浦北县扶贫工作由过去的“大水漫灌”模式,走上了“精准滴灌”的新路子。2015年,全县在财政、金融、交通、水利、农业等7个方面共推出23个扶贫项目,将扶贫帮扶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全县减少贫困人口5980人,减贫率达12%。
【详细】
桂平市2.3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5年,桂平市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2015年该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125元,同比增长16%;有2.3万贫困人口脱贫,占脱贫任务1.89万人的121.7%。 【详细】
[桂平市]因村施策产业扶贫
2015年12月21日,桂平市大湾镇新安村果农梁雪金看着藤蔓上成串成串的百香果,喜上眉梢。梁雪金2015年种了8亩百香果,亩产可达15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年收入将近10万元。
【详细】
[田东县]“农村产权+社会资本”激活贫困村发展潜能
“这种中草药苗叫牛大力,每株卖3元钱,这批约有20万株,是今年以来卖的第三批,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5年12月25日,在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摩天岭村中草药基地里,村委主任王生念指着漫山遍野的中药材,满脸笑容地说道。
【详细】
[环江县]大安乡环界村调查:精准“落子”造产业
不久前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十三五”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顶层设计,绘制出“总作战图”。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全力推进“十大工程”,成为我区未来五年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抓手。
【详细】
[容 县]产业扶贫结硕果 五年4.7万人脱贫
走的是硬化路,住的是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吃得好,穿得暖,有钱花,还有部分农户开上了小轿车,用上了电脑,玩起了微信。近日,笔者来到昔日的贫困村——容县容州镇木井村,感受该村脱贫后发生的变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