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来源: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闻中心 作者:蒙增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8年11月19日是农历十月十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侗寨举办一年一度“抓鱼节”活动,当地侗族群众开展抓鱼比赛、唱侗族大歌、吃长席宴、游园赏花等丰富多彩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有鱼(余)。

  纳冷侗寨位于龙岸镇的西北部,距集镇7公里,属大蒙村的一个自然屯。村落依山傍水而居,村前田园连片,竹木葱笼,小桥流水,环境幽雅。据村民介绍,清咸丰年间,生活在贵州省黎平县的部分侗族同胞迁徙到龙岸大蒙一带生活,目前已经发展成为93户、390多名侗族群众聚居的村寨。纳冷侗寨人民团结互助,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是侗寨建筑群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侗族群众传承民族文化、集众议事、迎宾送客、娱乐休闲的场所。建设在纳冷侗寨的鼓楼为四边形转八角边形错檐的“骑角错”构式,重檐八坡面攒尖斗拱顶式,共15层,高28米,是生活在这里的侗族群众心中最神圣的“图腾”。

  纳冷侗寨节日比较多,侗寨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丰富多彩,风情浓郁,俗称“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最隆重的还是每年农历十月十二,大蒙纳冷侗族同胞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抓鱼节”活动,邀请游客和附近村民前来参与,抢鱼嬉水,欢庆丰收。晚上,全寨人集中鼓楼下围着熊熊的篝火唱鱼歌、跳鱼舞、唱琵琶歌、侗族大歌、侗族多耶舞、烤鱼。侗寨人民热情好客,逢客人来即奉为上宾,杀鸡宰鸭款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不醉不归。“抓鱼节”展现了侗族文化多彩、侗寨民风淳朴的一面,游客在这里能体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据了解,龙岸纳冷屯侗族同胞“抓鱼节”已有300多年历史。

  纳冷侗寨的侗族是一个爱唱歌、喜跳舞的民族。侗寨人民能歌善舞,信仰“饭养身,歌养心”的朴素音乐观,以歌叙事、以歌传情、以歌养心、以歌教化。侗族民歌种类有大歌(大型歌唱)、河歌、琵琶、迎客歌,拦路歌,开路歌、酒彩和多耶踩堂歌等。侗族民歌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韵味、真挚的感情、含蓄的格调、绚丽的风姿和优美的旋律扣人心扉。侗歌与侗族人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伴随他们度过漫漫长夜,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2009年10月30日,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初,纳冷屯组建了一支侗族民歌表演队,几年来多次参加县、市有关文艺活动,取得良好成绩,2005年9月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荣誉称号。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蹿。”纳冷侗族人嗜酸辣味,有“侗不离酸”之说。自家加工腌制的“酸肉”、“酸鸭”“酸鱼”等贮存一、二十年不坏。一般人家都有十来个酸坛子,有专门的房间来存放。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酸菜最可口,用侗家藏的“酸货”招待客人算是对客人最上等的尊重。此外,水酒用本土特产的糯米和甘甜的清泉为原材料,甜口甘醇齿口留香,“打油茶”也属侗人喜爱的一种小吃。

  近年来,龙岸镇纳冷屯侗族群众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和民族政策“东风”,建成侗寨鼓楼、通寨水泥道路、进寨大门,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少数民族独特民俗和自然资源优势,抱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如今,纳冷侗寨鼓楼巍峨壮丽,村屯新房林立,道路干净整洁,寨前花香四溢,处处换发新活力。

11月19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当地群众化装成“黑脸”参加抓鱼比赛。

11月19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当地群众化装成“黑脸”参加抓鱼比赛。

  11月19日,几位侗族姑娘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花园里赏花拍照。

11月19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当地群众正在参加抓鱼比赛。

11月19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当地侗族群众展示抓到的鱼。

  11月19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寨,当地侗族群众给参加“抓鱼节”活动的游客抬上侗寨特色美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