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越南勤酒味道甜甜的,喝起来很爽口。”按照越南民俗,用中间打通的细竹竿从酒坛中吸上一大口酒后,田阳市民覃先生美美地咂了一下嘴。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摊位上的越南女老板笑成一朵花。在12月17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上,大商家们谈着生意,前来游玩闲逛的群众也开了“眼界”,在家门口就痛痛快快把东盟各国的特色农产品尝了个鲜。
在以“绿色与品牌·交流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上,越南、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还组织企业前来推介农产品,挖掘商机。
越南客商阮女士比划着告诉记者,她带来最有越南风味的勤酒,除了推销产品,还兼顾介绍越南的风土人情。“勤酒用糯米酿制,不用倒出来喝,只要在酒坛中插上几根中通的细竹竿,全家人可同时享用。”她通过翻译解释:“中国朋友到越南,如果我们捧出勤酒,就说明把你当成家人了!”不少游客们好奇品尝,痛快掏钱购买。
一旁的菲律宾展台态度更好。“先来试吃哦,不买不要紧!”摊主声音甜美糯软,正如所推销的零食口感,自然又引得许多游客围在展台前捧场。
广西和越南相邻,不少种植的农作物类似。但在现场,越南特产牛奶果吸引了种植大户陈先生的注意。“这种水果广西还没有,我刚才尝了下,味道特别好,有牛奶的香味,每个售价高达15元。”精明的陈先生动了引进种植的心思,和商家攀谈起来。
在印尼的摊位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贝壳手链、古朴厚重的檀香木雕,件件堪称工艺品。一名游客拿起一件木雕,把玩一番后嗅了下:“不香啊!”印尼老板着急了,拿出打火机在木雕边角下烤了几秒,再招呼他去嗅。“香!”游客心悦诚服。老板笑了:“我们拿给中国朋友的,肯定都是好货!”
在交易会上,语言不通不要紧,有计算器和手势比划,只要双方都诚心实意,即便买卖做不成,众人脸上都带着笑意。70岁的田阳市民赵猛说,他没出过国,但在这场交易会上,他不仅品尝到了多国食品,临走还给孙女带了一把越南牛角梳和一串印尼檀香手链。“不用出国门,一上午就‘逛’遍了东盟各国,吃喝玩乐齐全了。”他乐呵呵地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融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超90%
截至4月28日,融安县共举办创业培训12期,培训人数292人,创业成功率达90%以上。该县致力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业,通过部门联动、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每年约8000人次得到就业。 【详细】
广西:打通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
农民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如何服务好农民工是我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工会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打通服务农民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的温暖带给农民工。 【详细】
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新貌
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率先在广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第一个项目——农民进城创业园。该项目共调整土地3100亩,规划安置3.5万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并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有组织地引导安置农户外出务工或就近经 【详细】
罗城一季度为农民工追薪229.58万元
4月14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继续认真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努力完善维权工作机制,推动农民工维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一季度,该县共为17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9.58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