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1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尚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田阳县加紧对县内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吸取壮民族民间精神食粮,打造布洛陀文化品牌。

  建立布洛陀文化研究基地。近年来,田阳县加强与科研机构联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亚洲民族学会等到田阳开展“田野调查”,举办布洛陀文化研讨会、座谈会,收集各专家、学者对布洛陀文化的言论,编撰《布洛陀文化资料汇编》。委托广西壮学会编写出版了布洛陀学术研究书《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考察与研究》。

  2004年4月,田阳县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约建立了敢壮山布洛陀文化研究基地,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设立的五大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之一,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布洛陀文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挖掘抢救布洛陀民间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田阳县文化部门就开始挖掘、抢救布洛陀文化遗产。1986-1988年,该县文化馆搜集整理布洛陀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编写了《田阳故事集》、《田阳歌谣集》,编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西卷。

  2002年,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被认定后,田阳县又组织近百人参加的骨干队伍,深入全县152个行政村开展普查和挖掘,采用文字、音像、实物等方式全方位记录,收集到布洛陀经诗手抄本31本,布洛陀民间传说84篇,布洛陀叙事山歌录音带122盒、舞蹈18个。经过整理,田阳县创作了一批布洛陀文化作品,如五幕壮族山歌剧《土官妇》等,收集整理反映布洛陀民族民间山歌田州调、巴别调、古美调、唐皇调、师公调等20多种调式。

  2005年又投入12万元创作布洛陀民间音乐《布洛陀圣乐》,出版了《布洛陀山歌选》、《布洛陀故事集》、《布洛陀论文集》等书籍。目前,正争取将《布洛陀口传史诗》、《敢壮山壮族歌圩》、《壮族舞狮》等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打造布洛陀歌圩文化旅游品牌。田阳县歌圩源远流长,隋唐前就开始了,至今长盛不衰。全县有桥业、巴别等八大歌圩,其中敢壮山歌圩最负盛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九,十余万群众自发聚集敢壮山,以唱山歌、舞狮、抛绣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纪念壮民族始祖布洛陀。目前已发展成集文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为一体的盛会,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歌圩。

  近年来,田阳县立足于保护和开发布洛陀文化遗址,发展布洛陀文化旅游,举办布洛陀研讨会18次,参加的专家学者400多人次,为开发布洛陀文化旅游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丰富了民族旅游的文化底蕴。同时,该县加大敢壮山景区文物和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力量对敢壮山文物、生态进行清查、定位、描图、拍照、立牌,划定以敢壮山为中心9300亩保护区,并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进出山公路等基础设施。田阳县连续两年承办百色市第一、二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每年游客达28万余人次,旅游节消费额达900多万元。

  抢救布洛陀民间文化“活化石”。田阳县大量的民间歌手,分别能运用田州调、巴别调、古美调、唐皇调、师公调等各种歌调对唱山歌。农闲时,群众就地取材自编山歌,即兴对唱,将山歌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其中民间山歌手黄达佳能全面运用各种山歌调,一字不漏地唱完整本《布洛陀经诗》,被当地群众誉为“布洛陀歌王”,被壮学会专家们惊叹为壮族历史的“活化石”。目前,他本人已制作了几千首山歌。田阳县正在加大对民间山歌手的挖掘和保护,力争发现更多的“歌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