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8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网广西频道12月27日电(何丰伦 吉昆峰)近日,曾参加长寿之乡巴马地下河流域中外联合探险队的专家、古生物学家文森特认为:从巴马-凤山地下长廊溶洞中发现的新洞穴物种,能够揭示作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中国广西巴马长寿链条生生不息的奇迹。

    文森特是在今年10月参加由中国、英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专家组成的中外联合探险队。探险队对从巴马到凤山一带丰富的地下长廊洞穴进行了认真考察。考察中,澳大利亚塔斯曼尼亚大学动物学院阿瑟?克拉克博士在凤山江洲地下长廊生物链较弱的上层洞穴发现了数种稀有生物,其中3种洞穴生物是中国首次发现。属于同一谱系的两个蜘蛛,同样退化的眼睛却有着相隔约10万年的不同形态。在地下河深处发现的白色小虫,与在巴马县的洞穴外捕捉到的虫子在几十万年前是同族生物。

    回到匈牙利后,文森特根据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对新洞穴物种发现做出了分析。他认为,每种生物的寿命都是按照遗传基因中出生、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程序依次进行的,人类也不例外。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洞穴新物种在巴马、凤山一带发现,与当地保留古生物时代的地形地貌,鲜受外界影响密切相关。

    文森特说:“从生物链条得以延续的角度来分析,环境变迁是细菌变异、病毒滋生的重要诱因。巴马长寿链条生生不息的原因就在于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使大量与长寿密切相关的遗传基因得以成功保留。”

    国际自然医学会对世界长寿之乡的判断标准是: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7人,巴马瑶族自治县目前人口为24万人,拥有百岁老人76人,每10万人中拥有31.6位百岁老人,是国际标准的4.5倍。 

    此前经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5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班巴、中国新疆的南疆一带以及中国广西巴马。 

    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认为,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因素,不少长寿之乡已经出现了长寿链条断裂的情况,一些地方甚至已经没有百岁老人。而广西巴马的长寿链条依然在延续。 

    国际医学界公认,长寿家族中长寿基因影响超过70%以上的因素。文森特据此判断:新洞穴生物的发现和研究是打开巴马长寿链条生生不息的“生物钥匙”。(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