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27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马 边 蓝黄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弘扬龙母文化,尽早打出壮族龙母文化及因龙母文化源生出壮族的标志性节日“三月三”源出石门的品牌,上林县决定以“民间为主,政府引导、专家把关、宣传打响”的原则,举办“首届石门龙母节”,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时间: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三)上午9点起到活动结束为止。


    活动地点:塘红乡石门村委会。

    活动内容:
   

    (一)3月31日上午9点,举行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之后是舞狮,跳腰鼓舞。
举行“三月三”山歌圩比赛
   

    (二)在石南海边及敢仙进行一场师公舞表演并举行一次对龙母和特掘的祭祀活动。其中3月31日早上5点半举行“上刀山下火海之走火炼”,上午11点举行“上刀山下火海之上刀山”表演。

    (三)组织一场民间竟技比赛,如打陀螺、拨河、跳格子、斗鸡、下跳棋、打竹筒枪、堆红薯窑、竹筒饭等比赛。

    (四)组织一场“三月三五色饭免费品赏会”。


     (五)展出一场农民书画展。

新闻链接:

石门——龙母文化流向珠江流域之源

 
    从2005年9月17日在南宁市召开的大明山“龙母文化发源地”考证会上,来自区内外的有关民族和文物专家一致认为:龙母文化的发源地最初源于环大明山地区。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有关专家相继在武鸣、上林等其它地方发现了不同版本但大同小异的龙母文化。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以“壮族在线”总顾问谢寿球为组长的专家组在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又发现了一个龙母村,该村的龙母文化再一次给大明山和环大明山地区注上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韵。
   
石门龙母文化的传说原版
 
    石门村地处上林县西北部,毗邻来宾市忻城县古蓬镇,在大明山正北部,和大明山直线距离约20公里。龙母故事和武鸣的版本大同小异:
 
    石门村前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当地人叫做石南海。相传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
 
    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桩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见“母亲”生活得太清苦,便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他“母亲”。 
 
    后来寡妇死了,“特掘”往北方飞去,一个时辰后他刮回一个红棺材,收殓好“母亲”,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特掘”随风把棺材送上石门村后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为寡妇死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相传是“特掘”回来给他母亲扫墓了。后来,人们把葬“持掘”“母亲”的那座山叫“岜仙”,那个山洞叫“敢仙”。人们也自发从山脚修起一条石阶路到山洞里,并在山洞里设了“特掘”和他“母亲”的神坛,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
 
石门龙母文化根植的基础
 
    1972年,因天旱抽水,从石南海打捞上来的石锛、石斧、杵、等石器和铜刀、铜锹等青铜器(这些文物现有4件石器和5片动物遗骨还留在上林县文物管理所,其余的保存在区博物馆)。这表明,石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石门是桂中地区人类出现比较早的地方之一。从塘红出土的一个铜鼓,比壮族一个大首领韦厥墓里陪葬的铜鼓还大。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所说:“俚僚(古代壮族人的称谓)铸铜为鼓,鼓惟高大为贵”。甚至有的壮族首领在生前占有铜鼓,死后还将铜鼓带入坟墓以便在阴间也显示其权力和富有。所以,铜鼓是一个首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从塘红出土的铜鼓表明,在塘红很可能就出现过一个比韦厥影响力还大的首领。另外,从现存于上林县文物所的铜鼓工艺上看,这些出现于东汉的铜鼓,工艺之精细实属罕见,这说明,早在东汉以至秦朝以前,石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已经十分先进,这就为龙母文化奠定了深远的历史基础。不论是汉版还是壮版的龙母文化,大部分都认为龙母出现的时代是在秦朝时期,石门文化的早期性也和这些说法吻合。
 
    在上林、来宾市的忻城县、兴宾区、合山市及和上林县相邻的部分马山地区,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听说过特掘的故事,并且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源头就在上林县的石门村,这就为石门的龙母文化提供了一个人文基础。另外,唐代在桂中南地区有一个壮族大首领叫韦厥,他持节压服生蛮,开拓化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此功诏领澄州刺史,有不少专家说特掘就是韦厥。此人史书上罕见记载,传说韦厥最后隐居于现上林县覃排乡的智城峒。因此,特掘故事即壮版的龙母文化发源于上林县,这也是一个参考佐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蓝多民在《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的《蛇图腾·三月三·崖棺葬》也对石门的特掘故事和龙母岩(敢仙)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从光绪版的《上林县志》开始,每版都记载特掘的故事。《大龙洞的传说》等相关刊物也都收集有特掘的故事。从清末到上个世纪50年代,石门及上林的文人墨客也相继以龙母、特掘、岜仙和敢仙为题材写了大量的诗词。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林县歌舞团也多次把特掘的故事编排成壮族歌舞,在上林县内外演出。
 
    笔者和专家组一道,走访了石门的龙母文化。那石南海就在石门村前。石南海是由两口直通地下河的深潭组成,在外围经人工围成一个长300米、宽100米的小湖,只有在湖水干的时候才露出两口深潭,这两口深潭相距约20米,直径分别为20米和10米;“岜仙”山在石门村西南方,海拔约450米,山脚距石门村约500米上林塘红至中可的三级柏油路直通山脚下;“敢仙”距离山顶约50米,从山脚到洞口有前人修上去的石阶路。洞口前是一个香火平台,也是前人为了敬神时的安全而为之,用石块垒成,高约10米,宽约6米;置棺洞在岩洞口上方、香火平台里侧,高于香火平台5米左右,置棺洞口1米见方,深约3米,平底,恰好是一口棺材的位置。装着龙母的那口棺材,现已经荡然无存。棺木之所以受到浩劫,也是和“特掘”有关。据中央民族大学蓝多民教授说,他在孩提时曾随老人去进香,目睹过崖洞里尚存残棺朽木和碎骨。当时老人说,清朝末年,“特掘”托梦于仙婆,说谁要是拿到一点仙棺和仙骨,就可以种地丰收,牛满栏,读书能当大官之类等大吉大利的话。接着民国十几年,当地一名读书人任广西的一个厅长,他回过石门过年,顺便去考查“敢仙”,并为“特掘”献了扁额,木刻对联置于洞口。因此,当时人们就认为应验了巫婆的梦境,远远近近几个县的信男信女纷至沓来。来者都要带走一点仙棺仙骨。1956年,当地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利用广西大旱这个大灾,大搞“特掘”显灵,蒙蔽成千上万人到“敢仙”求雨。为了阻止这股思潮,一些人去捣毁洞里的残棺碎骨,使其成为空洞;置棺洞口下面是一个天然岩洞,洞口宽3米,高4米,入口狭。过了入口,里面别有洞天,是一个大厅,宽15米,高10米,大厅左侧有个进口,里面深不可测;龙母旧居故址则在石南海正西方向,距离石南海约200米,现在石门村民蓝常农房屋处。
 
    经过现场探查,源生石门龙母文化的深潭、岜仙、敢仙、龙母故居旧址和神坛都历历在目,这和不同版本所传说的位置相符,这又为石门的龙母文化烙下真实印记,为该地的龙母文化打定了一个坚实的地理基础。石门的历史、人文和地理基础,源生出富有传奇色彩的石门龙母文化。
 
   石门是珠江流域的龙母文化之源
 
    过去,专家组已经确定环大明山的龙母文化是典型的壮族版龙母文化,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在珠江流域的龙母文化都是汉版的龙母文化,都是在原生态的壮族龙母文化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但是,专家们一直弄不清壮族版的龙母文化是怎样流入珠江流域并成为该流域龙母文化的源头。为此,笔者走了一次石门龙母文化流向的探寻之旅。
石南海地处上林县的西北部,是蓝干河的源头,流经塘红乡的石门村、龙祥村和乔贤镇的龙头村,在来宾市忻城县古蓬镇的周安村和古蓬河汇合成滂江,向北注入红水河。石南海是红水河的一级支流、是珠江的二级支流!初步断定,环大明山的壮族版龙母文化就是经过这样的河流线路传入了珠江流域!
 
    壮族的祖先信奉的图腾大多是蛙,尤其是红水河的主要流域如都安、马山及所在的上游部分地区,甚至上林的部分地方,都信奉蛙图腾。但是,从石门到周安到红水河边以及忻城县城,他们信奉的图腾却是蛇。在蓝干河边的龙祥村长帅庄,该庄的庄前和庄后分别保存有一只石刻蛇头,蛇脖子上挂有一只葫芦,根据壮族人普遍信奉的更加古老的盘古文化,葫芦也是壮族人的圣物。这两只蛇头不仅指明了石门龙母文化的传播流向,也说明,石门的龙母文化是壮族的文化,带有壮族的烙印。在周安的横山庄,村前的一座桥上刻有两只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头像,这和壮族“龙即是蛇,蛇即是龙”的观点相通;在周安村的增福庄,笔者又发现了两只蛇头,一只胸前刻有“泰山石敢当”,一只刻有“龙狗飞凤石”的字样。这是壮族人对龙看家、避难、镇邪寄予的愿望。在忻城县的莫土司衙门,笔者发现那里面的建筑图案大都是以蛇的原形创作的。经过访问,从石门到忻城的红水河边,古代都是或刻或画有蛇图案的,有的用来避邪,有的用来装饰,但这些石刻石画在文革时期大都被当作破除迷信对象破坏掉了。在上林和忻城周围以及忻城县红渡镇以西的地方都信蛙图腾,就是以石南海为源头的蓝干河、滂江河及红水河红渡镇以东的地区信奉蛇,不能不说这是处在环大明山地区的石门龙母文化影响的结果。据石门当地的群众说,早在十几年之前到现在,每隔几年都有处在珠江流域的玉林地区的信男信女来到石门膜拜“特掘”。可以肯定,石门的龙母文化已经直接影响到玉林地区。除了玉林地区以外的其他珠江流域,他们的龙母文化是什么样地在包括石门在内的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基础上滋生并丰富起来,就不得而知了。
 
挖掘石门龙母文化的重要意义
 
    石门的龙母文化是上林的,也是南宁市的。这支文化的存在,和武鸣刚挖掘出来的龙母文化一南一北支撑起大明山的龙母精神。以大明山主峰龙头山为中心,辐射了周边的文化,如大明山以东南方的龙湖,大明山东麓的大龙洞、大龙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脉东南部分的龙山自然保护区,都和壮族龙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南宁市现在正在努力打造以大明山景区为核心的环大明山旅游圈,环大明山的旅游格局正在形成,石门龙母文化的出现和挖掘,将有力地填补了大明山东麓的龙母文化缺陷,极大地丰富了大明山及环大明山的旅游文化内涵。另外,上林县的旅游圈是环大明山旅游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石门龙母文化以及崖棺葬文化的发现和挖掘,加上石门在明代的八寨起义、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石门这一景点一旦形成规模,就会以大龙湖的“龙”和石门的“龙母”到双罗的韦厥墓再到洋渡唐碑中的“韦厥”这条龙和龙母的内线联接起来,将会赋予上林旅游的灵魂,改变上林县旅游景点分散的格局,形成了上林县内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把上林县的旅游品牌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档次,极大地丰富了环大明山旅游的文化内涵。
                                                        (蓝黄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