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治区林业局开展的岩溶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穴居动物30余种,初步鉴定表明有新物种被发现。
参加此次调查的广西师范大学李友邦博士说,这次调查发现适应洞穴生活的多足纲种类丰富,目前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9种多足纲种类中,就有5至6种是适应洞穴生活的种类。在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采集到了适应洞穴生活的新物种盲鱼和盲虾。此外,还采集到了蛛形纲一个奇特的个体。法国洞穴生物学家路易斯先生认为极有可能是一个新物种。同时,在别的动物类群中也有新物种的发现,保守估计有14种。
华南农业大学田明义教授认为,在本次考察活动中共采集到的4种穴居步甲,其中一种可能是新种,表明穴居步甲在桂北喀斯特地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对研究穴居动物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地理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友邦博士介绍说,广西喀斯特石山地貌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特有性高,是具有全球影响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然而,广西岩溶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不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此次广西开展的岩溶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及保护项目是利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资助的《加强广西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项目活动之一。项目调查结果丰富了广西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成果,提升了广西喀斯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对洞穴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