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区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旅游业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初步发展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十六大以来,广西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93.37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4.33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64.1%和43.7%;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5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85.55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49.1%和60.0%;广西全区旅游总收入累计1203.2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58.1%。
我区旅游业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和体系不断壮大、产品建设步伐加快,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多元化营销,客源市场不断拓展、依法治旅,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日益改善,区域合作成效显著,旅游基础环境和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宏观环境不断优化。这些发展成就为建设旅游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肖建刚说,未来5年,广西旅游行业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启动建设广西旅游强省,旅游业要发展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体来说,广西将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龙头带动、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八大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框架,着力打造“桂林山水甲天下”、“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中国第一滩”、“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刘三姐故乡”和“世界瑶都”六大旅游品牌。集中建设观光游览类、休闲度假类、历史文化类、民族风情类、宗教名胜类、会展商务类和红色旅游等八大旅游产品系列。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