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河池市将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作为各县(市、区)政府任期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该市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最新措施之一。日前,河池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围绕“生态、长寿、民族、红色”四大特色品牌,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新格局,把河池打造成为广西国际旅游目的地。
河池旅游资源丰富,自治区又把红水河旅游圈确定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为河池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池依据自身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区位优势,提出了“一心、两带、四大品牌、六大板块、八大旅游精品线路、十大重点旅游区”的全市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即在金城江区建立红水河流域旅游集散中心,加强金城江区作为红水河旅游中心城市的作用;重点开发红水河流域和黔桂线两大旅游带;整合资源,打造“长寿养生天堂”、“刘三姐故乡”、“世界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大品牌;推出盘阳河长寿旅游、刘三姐故乡旅游等六大旅游板块;打造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世界铜鼓之乡文化探秘游等八大旅游精品线路,以及以凤山三门海天窗群旅游区、金城江姆洛甲大峡谷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十大重点旅游区。
目前,该市正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旅游硬软件建设:通过加快主干道延伸到景区(点)公路连接线建设、河池机场和珠江水系红水河段航道建设,全面改善旅游交通可进入条件,围绕重点旅游景区(点)构建方便快捷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旅游立体大交通网络,以交通大发展促进旅游大发展。此外,该市还落实多项扶持举措:市县两级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领导;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重点景区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市:因地制宜 精准搬迁 全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召开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召开。会议明确,今年我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任务为10.83万人,比去年增加近8000人,其中扶贫搬迁8.56万人,生态搬迁2.27万人。根据群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