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来寻三江路,只缘于一个绚丽的梦。今天所能带走的,只不过是一疏烟雨,几片云雾,还有依稀如梦的乡情。然而对于贪婪的我来说,这些风景远远不够。下次再来时,可否得到更多?(滕 忠)
三江侗族酸鱼
“侗不离酸”、打油茶,可以说是三江侗族饮食文化的一个象征。席间少不了酸菜、酸鱼、酸肉,这也是侗族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到三江旅游一定要尝“酸”。这里介绍一下三江酸鱼的制作方法:
酸水的制作:将干净的淘米水倒进一只瓦瓮中,三五天过去,便会变成酸水,它带有糯米的香醇,用这些酸水煮菜,令人胃口大开。侗族家家户户都有酸坛,酸坛有陶坛、木桶。素酸一般用陶坛,荤酸用陶坛、木桶都行。素酸的制作是把要腌的素菜拌盐沤好,拌上糯饭、甜酒,然后装进坛里,放足水,盖好盖,使其密不透气,过些日子就可以吃了。
酸鱼、酸肉的制法:把备腌的鱼、肉洗净,去内脏,用盐拌匀,腌泡三五天,取出让风吹干水汽,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饭,再逐块放入坛、桶内,上面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压实密封。一般过三五个月,就可取出来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数十年,时间越长味道越佳。逢上贵客光临,取出陈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独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侗族文化:侗族古称“骆越”、“僚”、“侗蛮”,分布于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侗族同胞,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凡是能吃的,侗民无不取食。据估计其常见食物不少于五百种,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充分显示出其聪明才智和生存的适应能力。
侗胞民谣:“三天不吃酸,走道打倒蹿。”因此半数以上菜肴带有酸味。(凌 玲)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赴深圳举办春茶和旅游推介会
4月14日,记者获悉,三江侗族自治县在深圳市举办“2015·中国早春第一茶——‘三江春’暨千年侗寨·梦萦三江专场推介活动”,进一步打响“三江春”茶叶品牌和“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品牌,不断提高侗乡茶叶和旅游的知名度,让世人了解三江,走进三江 【详细】
[三江县] 着力加快重要民生工程开工建设
近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寻江半岛上,县征地工作小组成员在与群众丈量土地,努力开展征地工作,以加快县民族高中、县人民医院、110指挥中心、县实验学校等民生项目的开工、建设。 “为了抢抓& 【详细】
[三江县]15万亩茶园成侗乡“绿色银行”
“现在茶青每公斤40多元钱,多亏了党政的产业扶贫项目。”3月11日,正在采摘春茶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布央村茶农吴志洪兴奋地说,家里5亩茶叶去年就有4万多元的收入。 多年前,吴志洪积极响应县委 【详细】
[三江县]15.3万亩茶园成了侗乡茶农的“绿色银行”
“现在茶青每公斤能卖40多元,产业扶贫项目为我们带来了实惠。”3月11日,正在采摘春茶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茶农吴志洪高兴地告诉笔者,他家里的5亩茶叶去年就有4万多元的收入。 【详细】
[三江县]春节期间旅游总收入5850万元 同比增长43%
春节期间,三江侗族自治县上演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系列活动,呈现侗族文化独特魅力。春节黄金周,该县游客总人数1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43%,其中入境游客7000人次,创汇108.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