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宜州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如今涌现出了游客中心、龙江旅游港、冯京公园、刘三姐歌谣文化博览园、村民自治展示中心等一批精品旅游景观。”12月15日,宜州市市长黄平权津津乐道。
壮族歌仙刘三姐是人们称赞的山歌奇女才,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共经历了3个地方:出生地宜州,成名地柳州,升天成仙地阳朔。
如今,桂林、阳朔、柳州等地已经不同程度先期开发了刘三姐主题旅游,而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出生地,其形象未能很好开发推广。对此,该市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紧紧围绕打造宜居旅游名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旅游建设功能。
首先是开展刘三姐文化研讨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打响刘三姐文化品牌提供理论和舆论上的支持,同时把城南60米大道命名为刘三姐大道,流河乡更名为刘三姐乡,组建刘三姐民族表演队,开设刘三姐书院,成功申请注册了“刘三姐故乡之旅”商标,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充分发挥宜州市特有的刘三姐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刘三姐文化品牌和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近两年来,宜州市整合资源,狠抓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景区质量档次,引进了1.2亿元,实施江滨路、中山大道等城市建设,现市政中心、新火车站、汽运中心、富丽源商业步行街、民族商业步行街等一批上规模的城市旅游硬件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6亿元,开发歌仙桥、刘三姐歌剧院、自驾车营地、水幕电影、临江露天浴场等旅游设施。
目前,全市共有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2处、国内旅行社5家,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拥有三星级、二星级饭店6家,社会旅馆150多家。现已开辟了有刘三姐民族风情游、古龙河漂流、龙江石林观光游、大水车生态游等。
自9月成功举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以来,宜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发的响亮,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1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6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和10%。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