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救援现场。
5月22日上午,26名“驴友”在武鸣县两江镇内朝屯附近的大明山内朝峡谷徒步旅行时突遇山洪。当地政府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积极搜救,近百村民也自发上山营救。至当晚6时30分,24名被困“驴友”安全下山,另有1人受轻伤,1人遇难。
突降大雨,“驴友”被山洪围困
当晚7时,记者赶到两江镇内朝屯附近的内朝水电站时,搜救工作已经结束。
据安全下山的“驴友”杨先生介绍,他和另外3名朋友于21日晚8时从大明山南侧山脚下的内朝水电站上山,路上还遇到了另外两队“驴友”。当时天气晴朗,天气预报也只是说可能会有小雨。9时30分,杨先生和朋友在半山腰的峡谷里扎营,开始生火煮饭。10时许,峡谷内突然刮起大风,杨先生预感到可能会有大雨,便和其他队员连夜将营地移到了较高的地方。
22日上午8时30分,队员们刚刚开始吃早餐,突然开始下大雨,没过多久,山上就开始有水不断往下流。刚开始还很平缓,但半个小时后大量山洪裹挟着碎石和淤泥倾泻而下,队员们眼看着昨天吃晚餐的地方被湍急的山洪淹没,所幸扎营的地方地势较高,没有受到影响。中午1时,他们开始往山下走,一条湍急的河流将路阻断,杨先生和队友只好往回走。3时30分,他们遇到了两名村民,在村民带领下从旁边一条小路安全下山。
杨先生说,他知道还有另一队的9名“驴友”被困在山上,但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他在下山途中留下了一些干粮和水,还在岔路口做了标记,希望能对那9名“驴友”有帮助。
24名“驴友”获救,一人遇难
据参与救援的两江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2日上午11时许,公安部门接到报警,有20多名南宁“驴友”在内朝峡谷遭遇山洪,被大水围困,具体地点不明。武鸣县立即组织了公安、消防、卫生等多部门100多人组成搜救队前往营救。
11时50分,率先抵达山下内朝水电站的搜救人员在电站取水口附近的水面发现一具女尸,年龄30岁左右,后确认是遇险“驴友”之一。
12时许,搜救队分成3组开始上山搜救。第一组沿着山脊往山顶走;第二组沿着内朝峡谷往上走;第三组沿着峡谷里的小河往下游搜寻。下午4时,3组搜救队陆续从峡谷中救出16名“驴友”,其中1名女性“驴友”在躲避山洪时摔倒受伤,随行的医务人员对她进行了包扎。这16名“驴友”下到内朝水电站稍作休息后即自行驾车离开。
下午4时30分,搜救队在半山腰上的内朝水库拦水坝上找到了其余9名“驴友”,但搜救队与水坝之间的峡谷已被山洪淹没,水面近10米宽,水流湍急,一时无法过去营救。最后,消防官兵向“驴友”抛出绳索,“驴友”将绳索的一端系在一棵大树上,沿着绳索滑过水面,终于获救。
搜救人员抬着受伤“驴友”下山。武鸣县委宣传部提供
“驴友”们下山后经短暂休息即驾车离开。
村民自发上山营救,遇险地非旅游区
据内朝屯村民谢先生介绍,当天上午9时,他看到内朝峡谷方向一片灰蒙蒙的,心想山里应该是下大雨了。上午11时,他知道山上有人被山洪围困后,立即与近百名村民一起自发上山搜救。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搜救队赶到后,他们又加入到搜救队里,给搜救队做向导。
另一位村民说,上午11时50分,搜救队在内朝水电站取水口附近发现了一具女尸,他立即回家取来一床棉被和床单,将女尸包裹起来,随后协助搜救队将尸体抬下山。据悉,这名遇难者是遇险“驴友”之一,她是跟丈夫一起出游的。
据南宁市气象部门介绍,22日上午两江镇2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5.0毫米。
两江镇庞书记介绍,内朝峡谷是大明山尚未开发的部分,属于非旅游区域。峡谷内天气多变,每年的2至8月份更是危险,曾经有1小时内降水量超过300毫米的记录,山洪说来就来,根本来不及躲避。镇政府在内朝屯和内朝水电站附近都设立有警示牌,警告户外运动爱好者不要到内朝峡谷里游玩。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