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布洛陀》口传史诗——壮族先民以壮族民歌中最常见的五言排歌为基本形式来传唱始祖“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丰功伟绩,形成一部壮民族口传史诗。
田阳舞狮——田阳壮族舞狮具有高、难、惊、险、奇、美的特点,有浓郁的壮民族特色,并不断挖掘和创新,推出了“狮子上金山”、“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等一系列高空表演项目,形成一套专项狮艺绝技。
靖西壮族织锦——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四大名锦中惟一的少数民族织锦。靖西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盛行于明清。明朝时期列为朝廷名贵贡品。
平果壮族嘹歌——壮族长篇古歌《嘹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
田林瑶族铜鼓舞——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的瑶怒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物,被视为神灵。
北路壮剧——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戏剧形式,起源于田林县旧州。它的形成经历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地台戏、搭台戏等阶段。北路壮剧音乐经过历代艺师的改革、发展,至今已有36个声腔。北路壮剧行当较齐全,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
那坡黑衣壮山歌——那坡县黑衣壮山歌已有200多年历史。演唱时男女双方至少两人以上,声调高亢,音律清爽,音域宽厚,婉转悠扬,歌词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