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6日从自治区旅游发展委了解到,今年底前,我区将制定出台导游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培育导游领队的行业自信、职业自信,2015年至2017年,各市每年要培养1-2名金牌导游。
有业内人士认为,导游无底薪、出团补助低等问题依然没能很好解决,2013年《旅游法》实施以来,“以购养游”操作模式下的导游行业受到较大影响,不少导游觉得前途渺茫。在找不到归属感的情况下,部分导游带团也是应付了事,还有些导游出现强迫游客购物和自费加点的情况,服务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制定出台导游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也是势在必行。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上指出,要加强导游、领队的保障、培训和管理。今后,要从实际出发,对导游进行分层管理,按照初、中、高级分层次界定导游资格。要在大型旅游企业开展导游、领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保障导游、领队的合法权益,规范导游、领队的执业行为,建立健全导游、领队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要出台《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开展劳动合同集体协商试点,协调解决导游社会保险覆盖率、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加强对导游、领队的培训,2015年,创建导游研修“云课堂”,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云平台的空间,让全国导游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域名或扫二维码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进入课堂学习。2015年导游研修“云课堂”计划覆盖全国约3万多中高级导游员,用3年时间覆盖全体持证导游员。
业内人士认为,从某个层面上说,优秀导游将成为《旅游法》施行后的最大赢家,而这些维护导游权益措施的出台,也将促使导游回归服务为本,靠自己的职业素质谋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危朝安: 从严从实抓好绩效管理 发挥导向激励约束作用
5月5日,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绩效考评领导小组组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我区出台加快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激励政策
日前,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若干支持和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力度。 【详细】
广西5名选手在全国导游大赛获奖
近日,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在桂林举行,我区有5名选手获奖。 【详细】
[恭城县]千万元财政激励土地流转
“20万元土地流转扶持资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栗田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天辉,在领到这笔资金时高兴地说,“这政策太好了。” 【详细】
外地游客挑选“当地人”做导游 是福利还是风险?
喜欢旅游的朋友常会面临两难选择。跟团,费用既高又不自由;自由行,如果不熟悉当地环境,很难尽兴。如果有这样一项服务,既能自由行,又有本地导游提供一对一服务,你会选择吗?日前,去哪儿网的手机APP就推出了一个“当地人”平台。外地游客可通过该平台预约当地导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