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兰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为契机,依托红色、铜鼓、养生等优势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拓展旅游空间,推动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2005年开始,东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对可开发资源进行分析整合、超前谋划,形成了《东兰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根据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遵循“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安排旅游近期、中期、远期阶段性开发内容,保证全县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09年至2014年,该县累计投入4.3亿元,维修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等6个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兴建魁星楼、列宁岩、韦拔群故居等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区步道;新建、改建东兰武篆至巴马西山红军公路,启动实施巴拉至弄英、弄英至纳腊红色旅游公路,逐步实施“五大将军故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兴建韦拔群纪念馆、拔群广场、壮乡英雄文化园、共耕社陈列馆和东里文化广场等设施;硬化武篆江平至巴马凤凰连接公路、三石至红水河第一湾水泥公路,整治坡豪湖、月亮河环境,开发三弄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项目,建设武篆特色文化名镇。
今年,东兰预算旅游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旅游景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该县从项目签约到落地,落实县领导和县直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9月底,该县已启动《红水河第一湾详细性控制规划》等10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进香港进源集团,开发建设列宁岩·驼吻峰旅游景区、泗孟田园风光旅游景区、长乐宫人文旅游等系列旅游景区,目前,部分景区已进入施工阶段;武篆镇狮子山观景设施项目登山步道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民族英雄韦虎臣抗击倭寇纪念园——武夷侯公园完成投资8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26.7%;投资280万元完成列宁岩景区供电设施改造、洞内亮化、入口扩建及安防系统安装工作,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4%;推进江平狮子山观景设施和红水河第一湾观景设施工程,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90%和70%,共完成投资19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0.4%;隆贡山水庄园、弄英博缘农家乐、江平环岛休闲农庄、坡豪馨乐园农家乐等4个农家乐完成投资68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5.56%。
此外,东兰今年实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2900万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1970万元。其中,月亮河景区涉及周边村屯环境治理完成投资195万元,坡豪湖景区涉及周边村屯环境治理完成投资162万元;广西月亮河长寿村景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1万元,东兰红水河第一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43万元,坡豪湖生态养生度假基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05万元。
下一步,该县将加快推进特色旅游景区、旅游道路交通、旅游星级饭店建设,规范旅游经营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推动旅游产业取得新发展,力争到2018年,全县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达15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5%;旅游总收入达12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旅游带动减贫人口1万人以上。
(梁值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东兰打造“绿富美”生态家园
今年以来,东兰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突出特色、统筹谋划“美丽东兰·生态乡村”活动,重点开展“三化”专项活动,在绿化美化农村生活环境、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下大功夫,促使乡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根本转变,实现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 【详细】
[东兰县]“生态立县”闯出绿色发展路子
近年来,东兰县秉承“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产业富县”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生态建设和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做足“绿工、绿农、绿游”文章,努力闯出一条生态立县的发展路子。 【详细】
东兰安居工程有效推进 到位资金1880万元
今年以来,东兰县把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