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丽萍 李志雄 邓宇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游客体验侗乡饮酒文化“高山流水”。

  布央仙人山茶园。

  三江良口乡南寨村稻田景观。

  在程阳风雨桥头,人们在欢唱拦路歌。

  ■编者按: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素有“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县”“百节之乡”和“侗族风情殿堂”等美誉。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抓住“双创双促”机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优质景区发展,实施程阳、县城大侗寨、丹洲、布央、冠洞等五大景区提升工程,加大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力度,不断打响“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品牌,旅游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90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消费72.5亿元,同比增长31%。

  1千年侗寨欢歌声声

  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程阳八寨,有8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寨旁的林溪河上,横卧着一座外形古朴、结构精巧的木质桥梁,宛若画廊,这就是始建于1912年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程阳风雨桥。风雨桥畔,一栋栋吊脚楼临水伫立,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寨子中央,一座鼓楼拔地而起,飞檐重阁,巍峨壮观。

  走进侗寨,欢歌声扑面而来。侗族小伙们穿着雉羽丽服,手握芦笙,吹起质朴、悠扬的旋律,姑娘们头戴钏花银帽,舒展身肢,跳起轻盈、优美的舞蹈。此情此景,如诗如画。“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民俗,程阳八寨的建筑和民俗活动最有韵味,令人难忘。”广东游客林先生说。

  三江侗族文化绚丽多彩。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风雨桥、吊脚楼、鼓楼而著称的侗族村寨,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三江更是广西的“富矿区”,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名录50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12个。近年来,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三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推动“非遗”进景区。三江先后建成了国家重点博物馆——三江侗族博物馆和“馆村结合”的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建立了侗族大歌、侗族百家宴、侗族农民画、侗族刺绣、侗戏等数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这些场所大都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在各大景区,三江推出侗乡习俗、歌曲、舞蹈、器乐、技艺及曲艺等“非遗”项目,广受欢迎。

  创新节庆发展模式。三江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节日期间,村村沸腾,寨寨欢歌。近年来,三江加大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力度,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成功举办侗族多耶节、桂湘原生态民族风情节、油茶美食节、“壮族三月三”花炮节等节庆活动,百家宴、民歌演唱、芦笙舞、侗戏、彩调、放排炮、踩歌堂等民俗活动大放异彩,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和体验。

  打磨旅游演艺精品。《坐妹》是三江推出的中国首部侗族风情大型实景演出,借助现代声光科技,《坐妹》将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耶歌文化、笙舞文化、婚俗文化等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演艺节目。三江还打造了侗乡风情互动演艺《侗听三江》和《月也侗乡·侗恋程阳》主题篝火晚会等演艺产品。通过“天天演、周周宴、月月节”系列活动,“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品牌逐渐打响。

  2万亩茶园笑语盈盈

  位于三江北部的布央村,山峦起伏,温润多雾,溪涧纵横。登上山间的鼓楼,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茶园,茶林层层铺开,错落有致,掩映在薄雾之中,宛若一幅幅清新美丽的山水画。如今,这里不但是有机茶生产基地,还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记者刚走进茶园,就听到阵阵笑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群游客正和村民交谈。“布央村茶园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茶园,这里风景养眼、空气养肺、茶叶养胃,真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湖南游客谭女士满心愉悦。“自从茶园变成景区,我们一边种茶,一边开发旅游,收入来源更多了,日子越来越好!”村民石勋凡喜滋滋地说。

  布央村作为三江茶产业发展“第一村”,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先后荣获“广西侗茶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茶产业发展起来后,布央村瞄准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开始谋求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增长点。从2015年起,该村陆续投入约2000万元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成立三江布央古茶园投资旅游有限公司,吸纳村民入股,筹集资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2017年,三江侗族自治区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投入8000万元,建设布央仙人山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环线、观光步道、长廊等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在政府支持、旅游公司大力投资、村民积极配合下,2018年,该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

  景区运营后,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门票收入的18%给合作社村民作为分红,并向当地群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景区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如今布央村已建有旅游饭店10多家,农家乐20多家,每天可为300多名游客提供住宿。“通过努力,布央村完成了由‘茶园变公园、农民变老板、农家变酒店、农村变乐园’的转型,实现‘农民不出门、收入快速增’目标。”布央村党总支书记谢勋庭说。

  万亩茶园好风光,浓郁茶香飘四方。获得“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的三江,全县茶园面积达18.2万亩。布央村的茶旅融合发展,只是三江茶产业发展的缩影。据了解,总投资1.53亿元的万亩茶园示范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就业人员1.3万多人,每年将带来2亿元的产业效益。

  3世外丹洲悠然处处

  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城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位于三江最南端的融江江心。进入丹洲,走在青石板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古巷道、古城墙、古书院、古会馆……“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民风淳朴,可谓处处悠然,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深圳游客章女士说。

  丹洲曾是怀远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前身)县治,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正是因为其兼具县治与水运商埠优势,留下了明代古城墙、东门城楼、北门城楼、怀远县城石刻地图、闽粤会馆和清代丹洲书院等历史古迹,400年的历史沧桑,带来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岛上居民世代以种植沙田柚为主,共有1000多棵沙田柚树,有的树龄已达上百年,年产沙田柚30多万公斤,果质味甘爽口、蜜香清甜。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错,文化与生态交融,画意与诗情并存,给予了丹洲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

  然而,这个小岛方圆只有1.6平方公里,文化遗产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为此,三江编制了《丹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使丹洲旅游开发在规划的引领下科学发展,很好地处理了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丹洲以创国家4A级景区为推手,加快码头、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品质;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为抓手,加快特色旅游名村建设;以“双创双促”为契机,实施景区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帮助丹洲打造区域重点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由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深入开展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建设民族文化数字长廊,增加已损毁古建筑现场虚拟还原、景区景点现场扫码解说等体验,通过“文化+旅游+科技”,营造新的旅游热点。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鼓励丹洲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引导村民开办农家旅馆、开发旅游商品,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丹洲景区现有农家旅馆90多家,床位2000多张,推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系列旅游商品,包括柚子、油茶、腊味、粽子、重阳酒、奇石、盆景及旅游工艺品等。村民通过经营农家旅馆、销售旅游商品,每户一年少则收入几万元,多则收入十几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