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1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涠洲岛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 ,岛的最高海拔79米。岛内景区包括鳄鱼山景区、滴水丹屏景区、石螺口景区、天主教堂景区和五彩滩景区等。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地质地貌

  涠洲岛位于广西沿海大陆架之上,3亿年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2亿八千五百万年之后一直处于陆地状态。直到五千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早期,此处仍处于干燥炎热的大陆气候环境中。到2500万年开始北部湾地区才大规模沉降,形成浅海陆棚,到300万年北部湾北部海水又渐渐退去,一直到90万年之间,涠洲岛又成为陆地,呈现风化剥蚀状态。气候仍然温暖潮湿间或出现干旱。90万年之后的中更新世早期,涠洲岛又一次处于海平面之下,直到23万后的晚更新世后期,涠洲岛才完全上升露出海面,呈现出现今的样子。在250万年之后到7000年之间涠洲地区发生了至少四期数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现在岛上地层主体。这中间涠洲岛多次发生海洋风暴以及地震及引发的海啸, 加上平时海水与海岸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现今涠洲洲岛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

  涠洲岛的岛形近似于圆形,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

  从地质状况来看,涠洲岛为玄武岩台地,地表微微起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紫红色玄武岩风化物。岛之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东、西拱手一带最高,海拔均在75米左右,向北逐渐倾斜,到北部之北港村一带海拔降至20米左右,然后逐渐过渡到平坦宽阔的沙质海滩,地貌类型比较简单。

  涠洲岛的南半部以海蚀地貌为主,无论是海蚀崖、洞,还是海蚀台、柱发育得很成熟;北半部则以海积地貌为主,有沙提、渲湖、沙滩及礁坪。在海蚀地貌中又以南湾沿岸为典型。南湾原是一南边破口的火山凹地,被海水淹没形成海湾,其周围是火山沉积岩。在海浪和潮汐的交相侵蚀下,潮间带附近的岩石首先遭到破坏,便形成了呈层分布的海蚀洞穴,而洞穴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持后沿垂直节理断裂或崩溃下来,于是又形成陡峭的海蚀崖。东、西拱手间近5公里长的海湾上布满这种海蚀崖,它们高度在30~50米之间,坡度大于75°。

  海蚀平台是海蚀崖不断后退而在崖脚下被保存下来的天然平台。

  南湾东侧猪仔岭脚下的海蚀台不但平坦,而且在其台面上经常可以发现很多火山弹及共形成的冲击坑。每当台面上的火山弹被冲走后,海浪还会挟带岩屑继续磨蚀那些坑坑窝窝,使之形成大大小小的圆桶状瓯穴。海蚀产台上有时会残留下一些坚硬的岩石柱体,这就是海蚀柱。猪仔岭就是一个巨大的海蚀柱,高35米、宽不足30米,长却有100米左右。

  涠洲岛的海滩以宽阔平坦的沙质海滩为主,一般宽150~300米,沙砾层厚4~8米,平铺于玄武岩之上层部岸断间或有玄武岩出露。潮间带一般比较宽阔,最宽者可达150米。潮下带宽约60米,有珊瑚分布 。珊瑚的下面就是礁坪。被波浪打碎的珊瑚残体很容易与壳沙砾等堆积胶结成海滩岩。涠洲岛北港一带的海滩岩从古泻湖一直延伸到潮下带上部,覆盖于玄武岩之上。

  原来的火山口已变成了南湾的深水良港,火山形态十分明显,火山口为高达50~80余米的弧形陡壁。

【景区景点】

  鳄鱼山

  鳄鱼山景区位于南湾西侧鳄鱼岭,2009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区。鳄鱼山景区内有鳄鱼山灯塔、汤翁台、火山口遗址、龙宫探奇、藏龟洞、贼佬洞、百兽闹海、海蚀拱桥、月亮湾、珊瑚沉积岩景象、海枯石烂、月亮广场等景点,还有火山弹冲击坑、古树化石、水帘洞、海蚀柱、海蚀墩等地质奇观。

  天主教堂

  涠洲岛盛塘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是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建于1853年,历时10年建成,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整座建筑主要取材于海底珊瑚沉积岩,运用周密的力学设计建成,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耸的罗马式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教堂高13.5米,长56米、宽17米,全用岩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教堂内可容纳教徒1500人。

  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内珍藏多种火山岩、珊瑚、海洋生物标本。所有标本都注有详细说明,并附有地质公园景区内相应图片。影像大厅有涠洲岛宣传片播放,动感大厅有4D科普电影,展示涠洲岛的海洋知识、地质知识。

  五彩滩

  五彩滩景区位于涠洲岛东海岸,景区内长达1.5公里的海岸。几乎都发育有20-50米高的海蚀崖,崖面耸立;海蚀平台在海蚀崖前展布,平坦而宽阔,退潮时可见宽达几十米至上百米的海蚀平台。在海蚀崖与海蚀平台的交界处形态各异的海蚀洞随处可见。

  石螺口

  石螺口位于涠洲岛西部,其附近村庄形似石螺,名石螺,属于海岸地貌,风暴事件和地事件趁沉积极为丰富。沿岸火山岩、海蚀岩,丰富、奇特、怪异。海滩西北部一名“望夫石”的海蚀岩,似身背婴孩的美丽少妇站立海岸盼夫归来。

  滴水丹屏

  涠洲岛“滴水丹屏”位于涠洲岛西部的滴水村。滴水丹屏的形成堪称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是海蚀地貌,裸露的岩层有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纹理异常清晰,崖顶之上藤树缠绕,红花绿叶倒挂崖头,展现出旖旎多姿的色彩,取“丹屏”。巨崖岩层上长年涌动着水珠,不断地向崖下滴落,所以取名“滴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