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9日 来源: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 作者:陈莹峰 黄好谋 刘 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歌声满天飞,笑声处处闻,三月,是春天的季节,三月,是花儿的家园,它们笑着,张开了小嘴,吸着春天的气息,互相笑开了颜。“只要心里还存着不甘心,那就还不到放弃的时候。只要心中有棵向日葵,太阳总会为你升起。早安,美好的三月三”。

  每年的三月三,都有悠扬的壮族山歌,有醉人的壮乡风情,有隆重的商贸盛会,成为了一个欢庆热烈、经久不衰的壮族大歌台。农历“三月三”,(壮族三月三),俗称“三月三”,亦称“上巳节”,又叫歌婆节(歌舞节),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心约壮乡新壮乡,共享歌圩好声音。唱不尽的千年山歌,忘不了的美丽乡愁。“三月三”节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节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祭祀宴饮,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古代在这个日子女孩们要"上巳春嬉",穿上漂亮的衣服,临水而行,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悠悠骆越古韵 浓浓壮乡风情。心与梦的歌圩盛会,诗与画的壮乡大地。壮族三月三,一源于壮族“掘尾龙”传说中那条化成龙的小花蛇,小花蛇的身上有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人们为了纪念这条小花蛇的孝心之举,就在三月三时用枫叶等各种植物将糯米饭染成黑、红、黄、紫连同白色的糯米饭一起组成五色糯米饭祭祀先人。二源于纪念壮族英雄韦达桂。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三源于有个孝顺青年每天上山打柴时都背着残疾老母亲以便照顾,无奈山上的猴子总是抢走青年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不让母亲挨饿,青年想出办法用枫叶将饭团染黑,饭团从此不被猴子抢走,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染饭团。四源于歌仙刘三姐。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寻梦千年骆越文化,情醉盛世壮乡歌圩。领略千年骆越文化,品味壮乡歌圩风情。魅力山歌嗨起来,骆越风情更精彩。在广西古壮话中,“圩”为市集之意,“歌圩”便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形成的市集。每到歌圩之日,成千上万的壮族人就会自发聚集在一起,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唱和竞日。歌圩这一壮族文化的瑰宝没有被历史洪流所淹没,一代代壮族人口耳相传,将古老的山歌唱到了今日。“歌圩”,也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美丽壮乡,踏歌追梦。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每到歌圩之日,壮家人就会以富有本地特色的佳肴摆满宴席,敞开大门迎接客人,来客不分远近亲疏,主人皆一并热情相待。待到酒足饭饱后,主、客就在村边的草地上或山坡旁、小河边对唱山歌。所唱的山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生活歌、历史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童谣和长诗等,悠扬的山歌在青山绿水间萦绕,日夜不绝。“以歌为媒、助推旅游、发展经济”,随着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古老的歌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

  赏壮乡歌圩盛会,品千年骆越文化。手足相亲,合唱团结欢歌 守望相助,共建和谐家园。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畲族群众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在中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千年骆越传雅韵,三月歌圩遇知音。如诗如画新壮乡,浓情浓意三月三。品五色糯饭,唱千年山歌。手牵手同享歌圩盛宴,心连心共建幸福壮乡。在不断成熟的运作过程中,“三月三”歌圩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2007年11月入选第一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08年11月入选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大地带动商贸、宾馆、交通、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有效载体。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二天。

  遗忘该遗忘的烦恼,记住该记住的美好,改变能改变的风貌,接受能接受的依靠,奉献可奉献的微笑。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漂亮景象。又是一年三月三,一江春水暖,一世爱相伴。三月初春,谁能料想今日阳光灿烂后,明儿又一阵春雨一阵风?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不在春天,你读不懂风的语言,不到春天,你听不清雨的甘甜,不遇见春天,你永远不明白云是什么形状。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宝马绣轩南陌路,笙歌举,踏青斗草人无数。陌上,花开成海,独自芬芳。掬一抔清香,沁馨,淡然。细雨如织,迷蒙悠远。轻吟,轻吟,烟花三月,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感悟人生,心怀漂亮,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

  快乐如风,天天吹来吹去;幸福如雨,每次痛快淋漓;好运如月,高悬天际透亮美丽;健康如阳,红红火火,充满力量!祝你天天开心,天天快乐!人生幸福最高境界:三心二意。生活过得开心,工作做得顺心,爱情获得真心;金钱“意”求,健康“意”得。愿你总是三心二意,人生幸福得不得了。朋友,三月三时节,愿你春光得意!

  。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