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8日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王 勉  王志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绣球是父亲一生留下的事业,我必须坚持下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旧州镇,壮族姑娘朱红俏每天都很忙碌,做绣球、接订单、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延续绣球手艺的接力棒,从家族里的老人,到她的父辈,如今传到了这个姑娘手中。

  绣球是中国壮族青年男女的定情物,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仅在广西就有1500多万人。地处中越边境的旧州镇是“绣球之乡”,这里的几百户人家户户以制作壮族传统工艺品绣球为生。

  朱红俏的父亲朱祖线有“绣球王”之称,2010年2月,55岁的朱祖线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去世前,父亲做了一半的绣球,现在还放在我家的绣房里。”朱红俏说。

  朱祖线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却以精湛的绣工和超群的智慧成就了“绣球王”的传说。“靖西会做绣球的人很多,但是朱祖线却达到真正的‘飞针走线’境界。很多绣工都是照既有的图案做绣工,朱祖线却可以自己设计图案,自己设计造型。”旧州刺绣技术协会会长赵大波说。

  记者曾经多次采访朱祖线,印象中他每次和别人交流时总是有些紧张,也不太善于表达,一点也不像名动一方的“绣球王”。就是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农民,用他那一双巧手,把壮族的绣球“抛”向了市场,“抛”向了全世界。

  绣球不再是单纯的定情物,在当地政府扶持下,绣球成为民族文化品牌,形成了年产值几百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而且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

  朱祖线做绣球的绝活得传于他的姨妈,姨妈是旧州远近闻名的“绣王”,刺绣的手艺炉火纯青。朱祖线6岁就会做针线活,稍大一点还学会了纳鞋底、唱山歌、画画。一双巧手,再加上姨妈的帮助,朱祖线做起绣球来如鱼得水。

  1984年,南宁举办广西首届三月三歌节。爱唱爱跳的朱祖线被选中参加演出,跳的是靖西的“绣球舞”。“跳舞时,父亲做的一个五彩小绣球就别在腰间,一位来自美国的客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花了30美元购买。”朱红俏说,这是父亲第一次让绣球“走向世界”。

  1995年,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靖西县有关部门请朱祖线为广西妇女代表做一个直径为80厘米的大绣球带去北京。正是这个大绣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绣球王”的美称从此传开。

  朱祖线不仅自己做绣球,还培训周边的居民一起做绣球。在旧州镇,随时都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在街边和家中制作绣球的场景,许多人家也把自家制作的绣球挂在门边售卖。

  “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绣球已从壮家爱情信物发展到代表友情、吉祥幸福生活的象征物。”赵大波说。

  “绣球王”的绣球品种繁多,做工精细,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据介绍,朱祖线制作的绣球最大直径达208厘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他还制作过奥运吉祥物图案的绣球在北京展示;应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的要求,做过大绣球供其收藏。

  朱祖线在绣球的面料、图案、填料、体积上下工夫,不断地寻思怎样做出更精致更漂亮的绣球。朱红俏说:“父亲发挥了设计制作绣球的最大天赋,让中国的绣球走向世界。”比如,根据美国人要求定做的绣球,以白色、绿色代替了绚丽的传统设计形式,并采用西方风格的图案,既有中国民族文化味道,又适合西方人的欣赏习惯,非常悦目。

  朱祖线还开发出由绣球衍生的刺绣品种,如绣荷包、葫芦佩饰、绣花鞋、八卦图、壁挂等,这些工艺品几乎都接到了世界各地的订单。原来直径只有几厘米的绣球越做越大,成为富有广西壮族特色的装饰品。

  “在父亲心中留下很多遗憾,他计划成立绣球博物馆,但是还未来得及实施就离开了。”朱红俏说,“我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我会坚持。”

新华社记者 王 勉  王志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