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0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吴 桐 韦如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近年来,罗城以仫佬族文化、依饭文化、廉政文化、特种旅游文化、红色文化、刘三姐文化、民俗节庆文化等“七大文化”为依托,积极实施文化保护、文艺创作、设施建设、节庆品牌等“四大工程”,使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清香四溢。

    实施文化保护工程,“非遗”普查取得实质性成果。该县按照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掘、申报工作,将仫佬族古歌、草龙舞、背带刺绣等600多个项目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目前已完成613项初查工作并建档,建立县级“非遗”保护名录62项。2006年,“仫佬族依饭文化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舞草龙”、“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施文艺创作工程,加强民族文学艺术精品创作,2010年,该县被评为 “广西文学创作强县”。该县对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医药、体育、习俗等类别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整理、创作、出版了一批获大奖的民族文学艺术精品。仫佬族民歌《好玩好耍好地方》获第十届“中国民歌精品金奖”,《仫佬族古歌》问鼎中国民间文艺文学作品最高奖“山花奖”,《精武》获全区青年舞蹈大赛二等奖,“夺龙珠”获第十二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银奖。《仫佬族医药》、《仫佬族文物志》即将付梓出版。

    实施文化基础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该县5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使用,6个乡镇文化站相继竣工。至此,该县11个乡镇全部配齐文化共享工作设备,建有村级文化室40个,农家书屋15个;规划占地300亩的民族体育训练基地正在紧张建设,四把镇铜匠屯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工程已启动。

    实施节庆品牌工程,实现文化旅游双向发展。该县依托民俗节庆文化,先后推出了“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2010广西罗城攀岩旅游节”、三姐桃花节、春之韵罗城李花节,充分展示了仫佬山乡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2010年,该县接待国内旅客33.56万人次,旅游收入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5%和28.28%,基本形成“以文化推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经济,以经济反哺文化”的良好格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