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4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刘教清 通讯员石农兵 杨昌辉 文/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每次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她们的服装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一匹匹白布染成了黑布,还需在太阳下晾晒。  

  走进山村,经常看可到“瑶姐”坐在一起绣花。  

  空闲之余,三五成群的“瑶姐”聚在一起绣衣。  

  “瑶姐”将白色的布浸泡后,变成了黑布。  

  ▲“瑶姐”们心灵手巧,绣出的图案相当精美,有龙,有凤,令人惊叹。  

  平时身穿瑶服,也是一道风景。

  每次走进龙胜一些山区,瑶民身上的那套耀眼的衣裳,总是令人眼前一亮。

  因为身着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外衣而得名的龙胜红瑶,长期保留自织自染自绣自制服装的传统风俗。其制作工艺繁复,别具一格,红瑶妇女既不需要描图打稿,也不需要模具,全凭世代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经验,靠着一双慧眼、一双巧手绣制而成,堪称瑶家一绝。

  近日,记者走进龙胜泗水乡细门瑶寨,探访了红瑶服饰制作的过程。

  走进细门村崩里屯瑶寨,正赶上韦晶星几人前去采摘蓝靛叶。那木板砌筑的墙壁,那耸起的错落屋脊,以及绿树翠篁中的高高低低的村路,让村庄显得古朴安然。最耀眼的是晾晒在架上的红色的、黑色的衣裳,其深厚的传统积淀和意蕴,散发出一种历久弥醇之味道。

  “我们是桑蚕部落的后裔,红瑶服饰的制作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服饰的制作过程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没有图案样式,全凭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代代传承下来的。”年近八旬的韦妹老人是屯里刺绣能手,当天,村屯里的韦晶星、余韵芝、余坤芬等人在向她学习刺绣技艺。“我们红瑶喜欢红色,它代表快乐吉祥、兴旺发达的寓意,所以服饰是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的,好看又显眼。”

  据史料记载,龙胜红瑶的祖先为江浙一带的骆越部族,在西汉初年,他们带着当地的种桑养蚕技术和桑苗蚕种进入龙胜,后因在其居住的江边沿岸种满桑树养蚕抽丝,桑江因此得名。韦妹老人告诉记者,随着外来文化的渗入和现代染织品衣饰的广泛使用,红瑶服饰文化也有所改变,挑绣花衣用的线基本上不再靠养蚕抽丝,而是从市场上买来色彩各异的丝线代替。尽管市场上的布料应有尽有,红瑶妇女对自织自染的布料情有独钟,“颜色的搭配和挑绣的柔软度还是自织自染的布料好用”。

  秋后是蓝靛的成熟期,这个时节农活也相对少了,红瑶妇女的主要活动就是张罗着染布。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蓝靛新叶洗净晾干,放入染缸清水浸泡一个月以上,使蓝靛溶解在水里。待叶子腐烂,把剩下的残渣过滤,形成蓝靛水,然后往蓝靛水里加入一些石灰调和,再进行搅拌,直到出现青蓝色的泡沫为止,放置一到两天沉淀后,即成靛蓝,然后用木桶蓄存下来搁在阴凉处,备用。

  布料成色的好坏,关键在于调制染液的过程。入冬,妇女们专门上山把蕨节叶(植物名)割下来,堆烧成灰,然后用温水滤下来的灰水倒进染缸中,放进靛蓝,加上适量的白酒,经过发酵调和成黄色的染料水。有了染料水,妇女们就可大显身手了。在染布过程中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或黑色为止。

  红瑶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服装有深厚的爱好,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并且红瑶女子从小就学针绣。当地广泛流传有“七岁八岁弄泥巴,九岁十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抱娃娃”的歌谣。

  “我们红瑶女子个个都是挑花、刺绣和染布的能手,家里人身上的红色服饰均出自她们的巧手。”韦妹老人自豪地说,“制作一套瑶服,手工非常复杂,一般一年只能做一件,速度最快的织绣能手一年最多也只能做得两件衣服。”

  红瑶妇女的服饰最珍贵之处,在于青底彩线挑绣而成的色彩鲜艳图案,不但精美细致,而且题材广泛富有想象力。红瑶妇女挑绣花衣的技巧几乎都是自然传承,还是小姑娘的她们就已经学会了从织布染布到挑花或织锦各种工艺。

  记者看韦妹老人正在挑绣一块裙摆,上面有龙、凤、虎、狮、羊、鹿、鱼、虾、蝴蝶及梅花、牡丹、竹等20多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以几何图案为主,图样构思巧妙,线条粗细刚柔相宜,挑花过程中既不需在布上画样,也不要摹本,凭记忆依布纹上的经纬“数布眼”构思,各种花的安排按线路布眼从衣领往外推算,用白线缝上记号,分行定位,再下来就用绿线先勾绣图案框架,而后用各色丝线填充,花纹极细,斑斓多姿,其高超的技艺和精致的图纹令人惊叹不已。

  像韦妹老人一样的绣工,在龙胜红瑶地区随处可见,她们的手工挑绣与刺绣、机绣都不相同,工艺也别具一格。她们挑绣的特点是经线多为露底,纬线多为露面,有时经纬线隐露交叉,使图像更加鲜明而美观——— 远看鲜红一片,近看五彩缤纷。由于制作时间较长,红瑶妇女在挑绣过程中会将挑好的图案部分临时缝一小块布去遮挡住,以免日后的操作过程中弄脏图案影响色彩的鲜艳度。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