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天韵 龚普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高友侗寨,建寨于明代天顺年间,距今已有540多年历史。这个世世代代在高山建屋的古老村落,竹林环绕,宁静质朴。由于对侗族传统建筑与文化风貌的完好保存,高友村与邻近6个侗族村寨一并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高友鼓楼

  壹

  一泓清泉润侗寨

  “嚯嚯嚯”,60多岁的潘大爷在石井边眯眼瞄了瞄方木,接着又锯起来。潘大爷眼下的工作是给石井换上“新房子”,为井水遮风挡雨。

  “高友人视水井为生命,井内苔藓多了,周边脏了,井亭破损了,都会有人主动清洗并修理。”高友村30多岁的妇女主任潘秀艳指着门前一口四方井说:“看我们的水有多干净!淘米、洗菜、洗衣服,都离不开这池水,侗寨里一千多人,谁不是喝山里的泉水长大的?”

  高友侗寨自明代建寨以来,悠悠500多年光阴,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27口石井。瓢井、长井、磨盘井、圆角井、四方井、葫芦井、鸽笼井、闷筒井、飞瀑井……高友侗寨地处高山,寨前无江河经过,饮用水大多依赖山泉水。各式各样的石井,是高友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说话间,潘秀艳在井口旁拿起竹瓢,在水里舀了几瓢水到盆里洗起韭菜。“洗衣一般是到山间小溪的下游,几百年了,大家都自觉遵守不成文的村规。”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为了节约用水,却很少用。只有冬天洗厚重衣物时,才偶尔用用。

高友古寨全貌

  贰

  筑起坚固“防火墙”

  “咚咚咚!家家户户注意防火嘞!”60多岁的杨昌明老人是村里的喊寨人。多年来,他披着晨光出门一吆喝,古村寨的一天也随之开始。跟随他的脚步丈量古寨,在晨光中渐渐显影的高友鼓楼、吊脚楼,甚是壮丽,宛若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

  黛色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房屋均为木质结构,一栋栋紧密相连,现有484户1900余人居住。然而,以木头为建筑材质,也使得侗族被称为“骑在柴火上的民族”。火灾一直是村民最担心的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

  绕村一周,记者不时看到吊脚楼配置带有水枪的消防箱。不少正在重建的吊脚楼,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干栏式木楼结构,只是一楼改用水泥材质。村党支部书记潘仕方说:“村委投入专项资金,还配置消防设施。”眼下,防火、清洁乡村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目前全村共配有4名保洁员、喊寨人,做到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四落实,并制定了门前三包制度,实行保洁、防火长效管理机制。

  说起高友的生态保护,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灿魁底气很足:“我们在屋前屋后及乡村公路都种上防火林、护村林,绿化覆盖率达75%。村里建起两个垃圾中转站,安放了20多个垃圾箱,家家户户配上垃圾桶,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叁

  和谐家园古风存

  由福星鼓楼、崖上鼓楼、南岳宫鼓楼及古戏台围成的鼓楼坪,是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当晌午,村里人都聚在这里,或坐在福星楼门前晒太阳聊家常,或聚在鼓楼纳鞋、绣花。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一路嬉笑,连土黄狗也跟过来凑热闹。

  “村里古建筑保护得好,离不开村民的自觉。”年迈的潘必成坐在南岳宫鼓楼台阶上,和南来北往的客人亲切聊着村落的历史。“见面三分笑,交谈七分亲。外地人来高友从不会饿着冻着,即便是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说起高友的故事,潘必成声音洪亮,余音在鼓楼回旋。

  这几句话恰好是村口那方清泉的最好注解——记者在山路中盘旋近两小时到达高友村时,一泓盈盈泉水出现在眼前,一个竹瓢在旁静候,一方井亭在上方守护。这口泉是村里人特意为赶路人开的,只为一路奔波的过路人能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解渴……

  在山旮旯,记者看到一辆半旧自行车躺在地上,没上锁的自行车车头拴着野草打的活结,便好奇地想扯下来。“别动,那可是有车主的草标哦!”县里一位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草标是侗寨的一种道德符号,标志着物权。侗寨里的任何东西只要被系上一根草标,就意味着这个东西已经明确了物权,人们便不再把它占为己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依相守,构筑起侗族和谐家园。

  如今,高友侗寨“原生态休闲游”已经纳入三江民族风情旅游延伸景点,一个“侗文化体验之村”已初见雏形。高友绵绵不绝的厚重历史,在可持续发展中将更悠远,更意味深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