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韦吉阳 潘志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红瑶大嫂在展示她们的红瑶服饰。

趁着晴好天气,当地的瑶嫂把箱底的衣服拿出来晾晒

瑶嫂在织布

瑶嫂在染布

在衣服绣上精美的图案

  近日,龙胜瑶族服饰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文化底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那么,瑶族服饰何以入选?它有哪些特色与魅力?

  12月8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胜瑶族服饰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文化底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那么,瑶族服饰为何可以入选?它有哪些特色与魅力?12月18日,笔者走进该县龙脊镇小寨村,探访村民们世代身着的靓丽服饰,以及代代相传的服饰制作传统工艺。

  据了解,龙胜境内瑶族分为盘瑶、红瑶、花瑶。自古以来,瑶族服饰均由瑶族群众自织、自染、自绣而成,传承千年。瑶族服饰尤以各色花纹图案相间、大红色为主的红瑶服饰出名。瑶族群众擅长织花、挑花、蜡染、制丝等工艺,织花图样构思巧妙,线条粗细刚柔;挑花图案既不需要画样,也不要摹本,凭记忆依布纹上的经纬线构思,花纹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图案形象逼真,色彩柔和,斑斓多姿。在民间,瑶族群众依旧穿着自织、自染、自绣的服饰,保存了完好的传统手工艺。

  在龙脊镇小寨村潘继珍的家里,她正坐在古老的木制织布机上织瑶布。“你看门口这些衣服都是我一针一线亲手织绣的。”潘继珍指着家门口挂着的许多织好的衣服笑呵呵地说。笔者看到,这些织好的瑶服上绣有各式各样的花、鸟、走兽等图案花纹。同时,衣服上还穿插了红黑黄绿青等各色丝线,一针一线,或织或绣,密密麻麻,做工之精细,让人不禁赞叹。

  “制作一套瑶服,手工非常复杂,一般要花上两年的时间呢。”潘继珍说。“瑶服中,又算织衣最繁琐。”织布机上密密麻麻的丝线下正连着块红布,那是她织了一半的新衣。只见她熟练地坐在织布机前,拿起一块薄薄的竹片,对着密密的丝线,逐根计针数纱挑花。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据记载,瑶族人民从汉代就开始在龙胜桑江流域生产、生活。红瑶服饰主要指红瑶妇女穿着的服饰,包括青衣(素衣)、锦衣(饰衫)、花衣、花裙、青裙(素裙)、花鞋、头巾、包肚、腰带、围裙、围裙带、东摆、裙摆、脚绑、脚绑带、银质饰品等。红瑶服饰以绣有各种图案而著名。心灵手巧的瑶族妇女,用飞禽走兽、农作物、有药用价值的花草等图案,记录生活内容,她们还不忘在头巾上绣上瑶王印、在花衣上绣上虎爪印,铭记着红瑶这个族群的的来历。正因为这样,服饰成为红瑶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衣裙来区分瑶族女性的身份。比如,姑娘常穿锦衣、花裙,已婚妇女穿着花衣、花裙、素裙,素衣、素裙则是老年妇女的穿着服饰。红瑶也会根据不同民俗活动穿着不同的服饰,婚礼中,所有女性不分老少都要着盛装,佩戴银饰品,银饰胸牌是必不可少的。

  红瑶服饰自织、自绣、自画、自染,世代相传,大都由母亲教给女儿,也有由外婆、奶奶传授的。女孩从十三四岁开始学,直到熟练掌握挑花(刺绣)、蜡染、织锦等技艺为止。这些复杂又传统的工序,至今都没有多大的改变。

  坚持保留传统的同时,红瑶服饰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衣衫上的挑花花样多了,除了传统的动物、植物外,还有姑娘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绣的其他花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