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蒋 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侗族大歌 龚普康/摄

  “尼的呀,尼的呀,美丽的广西谁能不爱她!”连日来,张名河作词,赵琳作曲的广西三月三主题曲《广西尼的呀》在广西各市电视台、全区户外大屏和网络全面播出,席卷大街小巷。《广西尼的呀》MV自3月21日推出以来,《南国早报》等72家媒体共同发文,全网流量高达259.1万次。优美动人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让人百听不厌。

  壮乡广西素有“歌海”美名,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壮乡三月歌满天,山歌、民歌这边唱罢那边和,既像春江水一般滔滔不绝,又波光潋滟让人沉醉神迷。

  1 广西原生态民歌引人关注

  歌中有故事,歌中有生活。

  在壮乡,男女老少都爱唱歌,无论是田间劳作,婚丧嫁娶都用歌来传情。壮族民歌,分为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

  在百色靖西、那坡、隆林、西林一带,有靖西春牛调、黑衣壮过山腔、白苗山歌等。历史悠久的那坡壮族民歌按不同的声调可分为“虽敏”“论”“哎的呀”“春牛调”“请仙歌”和“盘锐”六大种类约160多套。“尼的呀”是那坡民歌中常有的衬词,就是“好的呀”。“尼的呀”山歌曲调清新明丽,艺术魅力独特,被誉为广西音乐的原始富矿。

  流传于百色平果和田东的壮族嘹歌,分为《夜歌》和《日歌》两大系列。《夜歌》包括《大路歌》《贼歌》《建房歌》。唱《夜歌》,因为都是在寨上,在家中,在众人面前唱的,故称《夜歌》。《日歌》包括《三月歌》和《献歌》两套长歌。在当地这套歌曾被视为风流野歌,因而唱这套歌的人必须在白天,在寨外,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地方唱,所以称为《日歌》或《寨外歌》。

  嘹歌比较系统的收集研究工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嘹歌名称的由来,《壮族民歌古籍集成》一书中记载了4种说法:一说唱歌时,都用“嘹嘹”的调子来唱,唱完上段两句,拉一声“嘹———”唱完第四句,最后再拉一声“嘹———”;二说三国以后,居于此地的壮族先民曾被称为僚人,“僚”与“嘹”同音,由此引申为僚人唱的歌,称为嘹歌;三说田东那料人唱的歌,田东那料是嘹歌的主要传唱地,“料”与“嘹”同音,所以也称那料人唱的歌即嘹歌;四说壮话称玩耍、娱乐为“嘹”,壮人玩乐之歌即嘹歌。

  上世纪80年代初,音乐家范西姆到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听到了被当地称为“三顿欢”的一种壮族民歌。经过细致考察,终于确定这种“三顿欢”其实就是三声部民歌。马山民歌由3个人唱3种声调,甚至是轮换担任高、中、低音部,歌声和谐,乐律淳朴自然。代表主旋律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一般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由2人以上合唱者合唱合声附唱。三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

  曾经,国际乐坛上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直到上世纪50年代,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在广西偏僻的山区,发现了居然有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音乐”,它便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长、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它的特点。侗族大歌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构成,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7种。它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在广西,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梅林、富禄、洋溪等沿溶江一带的侗寨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侗寨。由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在2006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天琴艺术是古骆越民族的文化瑰宝。“天琴”弹唱的曲调旋律相对固定,弹奏时根据曲调或伴奏人声音高低的不同来定音高和音调,演唱者用方言即兴编歌词,边弹边唱,琅琅上口。在形式上,天琴弹唱灵活简便,可一个独奏或伴奏,也可多人演奏。

  2 老歌赋新韵唱出时尚味

  将广西原生态民歌包装,推向全国,唱响世界。这是广西音乐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尼的呀,尼的呀!尼的呀,山中年年水流长,尼的呀,竹笋年年遍山岗。青青竹林,尼的呀,歌声起,尼的呀,山歌年年唱春光……”2001年,在第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梁绍武作词、傅磬作曲,那坡合唱团演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原生态歌曲《山歌年年唱春光》惊艳亮相,旋律优美,音色嘹亮空灵,有如天籁之音。歌曲以“尼的呀”起音,中间和结束都以“尼的呀”作语气助词,加以穿插和结尾。优美动听的那坡“过山腔”民歌作为歌曲的基本旋律,在创作风格上保持了“修旧如旧”的韵味,有原生态的风格,更具时代的审美,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山野来风的震撼。就在那一刻,天下人知道了那坡民歌,知道了广西“尼的呀”。这首《山歌年年唱春光》走出广西,走向北京,走向东盟,走向欧美。广西人自豪地说:新疆有亚克西,广西有尼的呀!

  如何探索出壮族音乐的基本旋律?2002年,广西音乐家一行20余人赴百色采风,走访了10个县,采录了原汁原味的民歌。还召开了广西“尼的呀”音乐研讨会,傅磬、林海东、唐力、梁绍武、麦展穗等7位广西首届签约词曲作家创作出了《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尼的呀黑衣壮》《画哥哥》《歌声飞过九重大》《山寨等你来》等17首“尼的呀”。这些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称赞,其中《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还获得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尼的呀”已成为传播那坡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也成为区内外音乐家研究壮族音乐的典例,更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专家称,“尼的呀”是壮族音乐的标签,是壮族音乐的品牌!

  把原汁原味的嘹歌唱出摇滚味,让嘹歌更嘹亮!在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上,广西哈嘹组合一曲原创歌曲《月亮》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首具有嘹歌元素的新民歌得到了著名摇滚歌手崔健的青睐,他将《月亮》重新编配后翻唱,歌中浓浓的嘹歌味让人听了十足过瘾。

  赵羽、莫掩策、李精义、钟明、陆伟等几位喜爱音乐的年轻人,于2005年组成哈嘹组合。“哈嘹”就是“赶歌圩”的意思。这些年,他们自创自唱,推出了以嘹歌为音乐元素的系列原创歌曲。在他们录制的专辑《壮族故事》中,收录了《采药情》《哭唢呐》《百鸟衣》等23首歌曲,以壮族流传的百鸟衣、布洛陀、瓦氏夫人等民间故事为内容,大量运用了嘹歌的音乐元素,并融入了蓝调等现代音乐体裁,突出现代与民族、传统与时尚的交融。这几年,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全国。

  3 抢救“活化石”多方齐努力

  本世纪初,中国民协、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几个省区民协的专家学者组成考察组,到广西对“民歌保护行动”进行考察。

  他们在三江、巴马、南丹、田阳、田东等地,对侗族、瑶族、壮族歌手进行访录,共采访了235名民族歌手,录制民歌385首,录音52小时,录像57小时,搜集到了10个民族的民歌。

  在田阳考察期间,考察组发现了一位壮族历史的“活化石”——能连续三天三夜唱出布洛陀古歌全过程的“歌王”黄达佳。黄达佳住在田阳敢壮山脚下,是一位家族七代相传的壮族歌手,他所唱的长达一万多行的布洛陀古歌,详细叙述了布洛陀创世的整个过程。考察组成员黄凤显说:“这些古乐、古歌就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壮族文明就是在歌中起源,在歌中得以继承的。”

  然而,让专家担忧的是,民歌已濒临失传的危机。民歌大多都是通过口传身授、世代相传,关系到民歌存亡的,是歌手的状况。会唱民歌的老艺人要么年岁已高,要么人已不在。当年,考察组在广西采录的67位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6位,占50%,年龄最大的歌手已93岁。而能够唱全当地民歌的人数并不多。

  这种状况让考察组的专家们感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民歌依赖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变,不少民歌种类已失传。现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村民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也不大会讲本土方言了,既不关注民歌,更不会去唱民歌。

  如何才能抢救一些快失传的民歌?近年来,广西各级高度重视,各地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让民歌走进校园,让当地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本民族美妙的歌声,从而吸引孩子们去学唱民歌,力求“山歌从娃娃抓起”,打下传承的基础。一些市县开办了“山歌练习馆”“民族歌手培训中心”等,让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的歌手多了解并掌握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融汇民族艺术的精髓。一些地方充分利用已成立的山歌协会(学会),组织举办各类民歌竞赛活动,有的还将民间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进行文化旅游互动,让民歌影响和渗透到更多的人群。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薇璞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