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南丹县五措并举,切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硬核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非遗传承人传帮带后继有人。苗族服饰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潘银凤在县图书馆开展2019年“剪个窗花迎新春”剪纸活动,以工作室为载体,教授青少年学生30余名。瑶族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黎凤珍组织当地小学生10多人长期在家中开展瑶族刺绣技艺技术培训。
乡村民俗节庆厚植群众基础。吾隘镇那地村、昌里村、独田村联合在那地村举办了2019年壮族蚂拐节活动,开展了系列民俗及传统艺术、体育活动,参与人数逾千人。吾隘镇古兰村先后举办了2019年壮族“三月三”民俗风情展示(上梁、鸡头喜)和壮族“三月三”古兰敬牛节,附近村民争相参与其中。
非遗技艺创新展演走出深山。南丹县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参加2019年非遗技艺展示,与该学院工作室达成传承创新合作意向。并参加第十一届广西体育节河池会场暨金城江区第四届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非遗技艺展示。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黎芳才远赴北京舞蹈学院,参加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伍》节目《白裤瑶族铜鼓舞》,获《北京青年报》直播专访,并在国家大剧院同台演出。南丹县推荐非遗代表性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网上申报2018年“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里湖瑶族乡中心小学)。组织6名瑶族服饰、苗族服饰制作艺人到广西民族大学参加2019年广西织锦与刺绣技艺培训班学习。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3名工作人员受邀到北京参加“中美博物馆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自编包含村寨、服饰、陀螺、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南丹“勤泽格拉”(白裤瑶猴棍舞)等白裤瑶传统文化的“乡土教材”,与里湖瑶族乡怀里小学合作,尝试以4个班作为白裤瑶文化传承班,每周开设4节课程作为非遗文化传承课,开展常态化研修。
主题活动展示民族文化自信。该县以举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晚会为契机,大力宣传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同时,在自治区文旅厅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主场城市活动上,南丹县非遗中心作了题为“强化五大抓手,有力推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活态保护传承”的典型发言与工作成果展示,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普遍赞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武宣县码头村:文化美食节吸引游客
田园骑行、窑红薯窑鸡、猜灯谜、摘草莓、看歌舞……1月1日,武宣县武宣镇码头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山水暖你·壮乡等你”武宣县2020年乡村游暨码头村窑食文化美食节在此举行,活动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游玩。 【详细】
都安县:送文化 进瑶寨
1月7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美丽的元力瑶寨正式启动,来自全县的文艺工作者与瑶族群众一起,唱响优美的瑶歌,跳起欢乐的舞蹈,载歌载舞喜奔小康。都安县的书法爱好者也走进瑶寨,为村民书写春联,喜迎新春佳节。 【详细】
南丹县:四核驱动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2019年,南丹县在巩固原脱贫人口不返贫的同时,通过扶贫产业发展“原生动力”、易安后续发展“涡轮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抓地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燃油动力”四核联合驱动,再实现2个贫困村、3167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目标,促使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驶入快车道。 【详细】
南丹县:五位一体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
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南丹县把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和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举办文体活动、落实医疗保障、完善社会保障、搭建就业平台 【详细】
窑文化:武宣“金名片”越擦越亮
1月1日,“山水暖你·壮乡等你”武宣县2020年乡村游暨码头村窑食文化美食节活动迎来如潮游客。人们在大快朵颐那鲜美的窑烤美食时情不自禁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砌土块,烧窑火,品野味这一系列窑文化为什么能得到百姓喜爱并得以迅速传播?它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