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24日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陈锡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新农村建设关系小康目标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重点和难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只有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在本世纪头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常重大。 

    林毅夫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新农村运动缓解通缩压力

    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循环之后,又将面临着与当年相似的通货紧缩的压力。“新农村运动”将成为缓解这种压力的突破口。

    生产能力绝大部分过剩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就是生产能力已经建了,但是没有用。解决通货紧缩,就是把存量消化掉。农村是惟一一个没有真正启动的市场。但收入低和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成为限制农民消费的两大原因。

    “十一五”期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比货币政策有效,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它同时会创造很多消费需求出来。同时在农村投资搞基础设施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投入一元钱至少有九毛钱变成农民的收入。


    温铁军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三农”问题缘自要素外流

    为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三农”问题?因为那一时期农村发展的实质是把农业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都在农村内部转化了,当时叫农村工业化。到上世纪90年代,农业三要素不再留在农村内部———城市扩张,大规模占用农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企业得以雇佣最廉价的劳动力,不上养老保险也没有医疗保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银行像抽水机一样抽走农村资金。

    “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宏观制度和环境,是三要素不能继续留在农村内部的问题。城市不断把农业三要素抽走,农村发展日渐困难,甚至在1997年以后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为负,最终推动中央彻底免除农业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按照符合和谐社会这个新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的指导思想来推进改革。


    杜志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农民增收并非惟一目标

    现在一些舆论对“新农村”的认识有些片面和单一,甚至简单等同于新村镇建设。其实村镇建设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近几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很多具体的建设措施,一直以来,农村发展的中心思想即为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说,也是惟一的目标,这本身没有错,但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为了农民生活得更好,福利水平能够提高。

    现在中国政府提出了多元化的农村发展目标,通过明显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加快农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农民整体的福利水平。这相对于简单提高农民收入要更具现实意义,更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对于目前农村二元体制长期存在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的逐渐萎缩,这一发展目标正是“对症下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