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项目所在县(市、区)农业局(农委):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农业发〔2018〕16号)及相关部署要求,我厅成立专家验收组,对8个第一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特优区”)建设项目开展了验收工作。依据《第一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验收标准》,验收考评满分150分,105分以上为合格。经综合评定,8个项目验收初步评分如下:永福县永福罗汉果广西特优区140.35分、融安县融安金桔广西特优区133.25分、平南县平南石硖龙眼广西特优区132.20分、田东县百色芒果广西特优区127.85分、宜州区宜州蚕桑广西特优区126.60分、容县容县沙田柚广西特优区120.45分、富川县富川脐橙广西特优区118.35分、灵山县灵山荔枝广西特优区103.85分。其中灵山县灵山荔枝广西特优区验收初步评定为不合格,给予1个月的整改时间,2019年1月再次验收考核。现将验收情况通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验收组深入各县,走访了各项目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产地专业市场等,仔细查阅了项目台账、佐证材料,听取各县项目建设汇报并召开了项目建设座谈会。从验收整体情况看,各项目县建设方向清晰、目标明确、措施较扎实,注重从生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思路融入到项目管理的实践中,积极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延伸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在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绿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全面铺开。特优区建设以打造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绿色食品为最低标准,提高农产品品质。各项目县切实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相应出台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制度》《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广泛应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占总面积60%以上的目标。二是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力度加大。今年广西绿色食品办公室原定举办一期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班,由于各市县特别是特优区项目县报名参训热情高涨,人数剧增,还临时为特优区增设了一期。为满足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需要,各项目县还自行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据统计,今年全区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人数累计达850人,比2017年增长近240%。三是绿色食品认证推进力度大。各项目县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其中富川脐橙的绿色食品获证面积达9975亩,占总面积的5.54%。融安县10家种植企业申请绿色食品审核许可,3家企业的绿色食品申报材料已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待审批,其余7家等待绿色食品检查员进行现场检查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永福县组织了12家企业进行绿色食品审核许可,11月初已完成绿色食品现场检查。
(二)市场新业态推广应用卓有成效。
一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各项目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微商网红借助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大宗交易、订单农业等业务。如永福县全县建成一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以及260多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确保罗汉果产业所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全国每家每户。目前永福罗汉果企业都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罗汉果,主要有淘宝(756家)、1号店(235家)、阿里巴巴(228家)、京东(182家)、苏宁易购(6家)。据统计,电商销售罗汉果占全县罗汉果总销售量的56%。二是“一品一码”工作稳步推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一品一码”制度,基本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各项目县逐步结合利用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统一追溯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努力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进行全程追溯,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三是注重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部分项目县把专业市场建设列入当地政府议事日程,在利用现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在产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除个别地方因用地冲突没有县级统一集散地外,多数产区都有专业市场,有的大产区还有乡镇级的集散市场及一批田头市场。融安县大力发展培育中国供销·融安桂北电商园,建立完善桂北电商园内农产品批发市场,融安金桔年交易额占市场总交易额的65%。田东县建设中国芒果产业交易中心,2018年芒果交易额达8.4亿元,占市场交易会的70%。
(三)农业品牌建设全面推进。
各项目县品牌建设力度逐渐加大,项目经费中用于品牌建设经费达20%以上,特色主导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是注重品牌建设高位推进。永福县、融安县、田东县、宜州区、容县委托全国知名品牌策划专业机构开展品牌策划推介,从产业历史、品牌故事、品牌标识、宣传语设计,到推介活动谋划及产品营销,进行全面系统挖掘策划包装,积极打造广西第一、全国有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二是宣传推介力度大。各项目县积极举办特色主导产品丰收节庆,以节庆为媒介促产销、打品牌,弘扬农耕历史文化,宣讲创业创新传奇故事,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南县举办了“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对平南石硖龙眼进行策划、包装,拍摄了平南石硖龙眼专题宣传片“石硖龙眼·源自平南”,开展网络微商城1元抢3斤石硖龙眼,石硖龙眼诗词、摄影大赛等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广西电视台等20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相继采访报道,进一步打响平南石硖龙眼品牌。田东县举办了世界芒果大会、芒果文化节,并在北京、深圳、济南等7个大城市举行了“百色芒果”专场推介会。灵山县、富川县、融安县也分别举办了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富川脐橙和文化旅游节、融安金桔文化旅游节。三是加大品牌培训力度。各特优区积极选派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农业品牌专项培训,并在县内开展培训班,增强干部品牌意识。容县开展了“金果之路”—容县农业(沙田柚)品牌建设的五项修炼专题培训,县四家班子领导及全区干部参加培训活动,营造了深厚的品牌建设氛围。四是品牌管理进一步规范。各县基本都建立了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度,健全地理标志授权使用机制,加大品牌保护、执法力度,规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与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百色市、田东县专门制定了《百色芒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使用管理制度》及5项配套制度,推广和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田东县目前已授权36家芒果产销企业和合作社使用“百色芒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上市的芒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使用率已超50%。灵山县在荔枝营销时,产品外包装必须统一使用“魅荔灵山”字样作为区域品牌标识。
(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成效明显。各特优区龙头组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永福县龙头企业以订单模式带动全县罗汉果种植51480亩,占特优区72.5%。平南石硖龙眼特优区中有广西平南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红心食品有限公司、广西仙珠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自治区、贵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二是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各地利用特优区项目资金大力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容县建成了2个沙田柚分拣中心,补助购置大型分拣设施,实现沙田柚清洗、甜度分级、包装全程智能化,初加工率达到了75%以上。融安县积极引进金桔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提高融安金桔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处理能力,合理延长金桔产业链。平南县初加工石硖龙眼19.2万吨,占总产量的96%,深加工石硖龙眼6.35万吨,占总产量的31.8%,创建了“红心牌”“仙珠牌”等广西著名品牌。宜州经济开发区现有茧丝绸加工企业20家,宜州区境内75%以上干茧可以就地加工。
(五)利益联结机制日趋紧密。
各特优区逐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链协作、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持久运营”的互利共赢关系,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公司或专业合作社配送更高品质的种苗、有机肥、杀虫灯、诱捕器、黄板等绿色农资补助果农。二是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新模式,由公司或专业合作社与果农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市场价格高时,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就提高收购价,市场价格低时,进行保底收购。三是推行盈利按股分红,用利润补贴农户,真正实现了“利益联结二次分配利润分配机制”,形成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让种植户充分享受二三产业增值收益。融安县每片种植区都成立合作社或引进大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规范化管理,种植融安金桔的农户78%以上都是通过流转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公司、合作社,除了平时务工的收入,还可以享受年终分红,得到二次分配利益。永福县订单罗汉果种植面积为56790亩,占2018年永福罗汉果种植面积的79.98%;永福县九日罗汉果专业合作社等将盈利按股分红给社员,从而实现农户享受二次以上农户利益分配达79.98%。
(六)管理保障措施基本健全。
各项目县均非常重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工作,建立紧密的工作协作机制,及时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条件等,并完善配套制度,强化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方向不偏、资金规范使用。部分项目县在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电保障等方面已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并整合各级项目和社会资源共同打造特优区。田东县成立了由县领导为组长,县农业、农机、发改、财政、国土、住建、水利、交通、扶贫和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平南县整合各级财政补助资金4182万元。永福县制定了《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已完成资金使用500.1675万元,完成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的100%。
二、存在的问题(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个别项目县制定的《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因使用年限已久,与现行的绿色食品生产规程不符。平南县还在使用2002年制定的《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技术规程》。有些特优区制定的《规程》里仍出现违禁使用的农药,例如容县、灵川县、富川县等。此外,绿色食品申报须在产品收获前三个月提出,各特优区申请的产品均为季节性的水果,但个别县申报相对滞后,影响现场检查进度。
(二)市场新业态推广应用方面。沙田柚、芒果等大果型果品因体大量重,荔枝等鲜嫩易腐的果品因保鲜贮存技术难关,增加物流成本,制约电商发展。电商培训针对性有待提高,电商师资力量单薄。水果出口总体较薄弱,除罗汉果出口量较大外,多数地方出口业务尚未开展,多数地方产品没有相应的出口注册登记,或不符合出口标准,部分地方有认证但无出口订单。
(三)品牌建设方面。农业品牌培训覆盖面不广,部分特优区没有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整体品牌打造,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营销模式陈旧。“一品一码”推进比较缓慢,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进度慢,设施设备滞后等。部分项目县在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上还相对薄弱,授权使用地理标志、打击各种冒用区域公用品牌行为等机制未完善。
(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整体上,规模大、影响力强的精深加工类企业比较少,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还比较粗放,精深加工类企业较少,农业产业链仍不完善。芒果、脐橙、金桔、沙田柚等农产品绝大多数仍是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同时,企业大多数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程度差,产业链短。
(五)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当前,特优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虽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但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紧密、完善,遇到市场波动,违约现象仍时有发生。许多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合作社等基本上是孤立经营,生产者与加工商、运销商、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其他主体缺乏深度合作,基本是市场买卖关系,生产者处于被动地位,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六)管理保障措施方面。主要体现为项目资金支出滞后,工作推进滞后。灵山县使用项目资金不到20%,影响了项目大部分建设工作的进度。有的县只注重分配资金,不注重项目推进及实施进度管理,项目进度不理想,有的县项目完成后,验收工作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一)加大整改力度。请各市、县(市、区)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大整改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发改、土地、金融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特优区建设工作的局面,巩固和提升特优区项目建设成果。请各项目县于2019年1月15日前将整改方案经市级审核后报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电子邮箱:gxnytxxny@163.com)。
(二)深入开展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请各市、县(市、区)继续完善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等标准,全面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方式,推进生产设施、示范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且加强和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对接,有步骤、有计划开展认证工作。
(三)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请各市、县(市、区)在加强市场建设,完善果品处理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方的组织整合,强化与销售区企业的对接能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压价风险。结合绿色生产,加强水果出口基地注册登记,为水果出口创造认证条件。
(四)多方位推进电商发展。请各市、县(市、区)努力拓宽营销渠道,增加落地配(统一运输,在地分仓,分头发货)等电商模式。培育微商网红,借助网红等聚焦力量,提高营销水平。
(五)全面推广“一品一码”。请各市、县(市、区)继续完善投入品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合格证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制度,构建全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完善质量安全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六)加强农业品牌打造。请各市、县(市、区)委托国内有实力的农业品牌策划机构,打造全方位的品牌包装体系。围绕特优区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创新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高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
(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请各市、县(市、区)加大特优区龙头企业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清洗、保鲜、烘干、分级、包装、副产物循环利用等初加工处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八)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请各市、县(市、区)切实通过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充分享受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附件:第一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验收意见反馈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18年12月24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2018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解读了《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并通报了广西已经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情况。 【详细】
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将建100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到2020年,广西将建成10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2018年12月29日,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解读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 【详细】
广西7家供销社综合实力强 成"全国标杆社"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供销社获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近命名了一批2017年度百强县级社、基层社标杆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我区7家基层供销社被命名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基层社标杆社,桂林市恭城栗木建安柑桔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农 【详细】
试点先行点面结合 广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
2018年12月29日,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区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详细】
持续推进 稳中提质——广西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2018年,我区重大项目共8144项,前11个月完成投资7132亿元。这其中既有补短板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有增强、转换发展动能的产业项目,既保障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