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集萃 >> 第五界亚洲水牛大会 >> 最新报道

中 国 水 牛 科 研 进 展 情 况
发布时间:2006。4。16 来源:大会秘书处 作者:

    近5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提高水牛的生产性能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 在牛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繁殖技术、杂交改良、基础性研究、疾病防治、标准制订、 水牛奶业综合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几十项科技成果,填补了我国水牛研究中的空白,水牛 胚胎生物工程、体细胞克隆等领域的成果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水牛营养、乳品加 工及奶业产业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1、开展中国水牛品种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水牛数量与分布,证明了我国水牛的 起源与驯化均在中国,统一了我国水牛品种与类群的划分,揭示了我国水牛良好的乳肉 生产潜力。
    2、引进良种水牛品种与杂交改良成效显著。引进良种共繁殖后代2368头,平均泌 乳期的产奶量2200公斤,达到原产地水平;选育出的三品杂乳肉兼用水牛生产性能达 到国际同类最高水平。
    3、水牛人工授精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为44.5%。农村条件下的普通输精员其人工 授精受胎率为35.16%,熟练输精员为66.00%,畜牧场为75.23%,与印度、巴基斯坦处 于同一水平。同期发情技术在实践中日趋成熟,情期总受胎率稳定在40%左右,基本达 到了自然发情受胎率的水平。
    4、水牛基础学科研究填补了我国水牛研究的一些空白,取得了宝贵的科学数据, 如细胞遗传学、血液蛋白(酶)的多态性研究、生理生化的研究、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等。
    5、水牛营养研究远落后于其它畜种,也落后于印度、菲律宾,多停留在水牛消化 代谢或添加NPN、氨基酸、矿物质质元素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和对粗纤维的的消化率等 方面上。近几年开展对水牛常用粗饲料在水牛癯胃降解率的测定,不同生长阶段杂交母 水牛的绝食代谢,泌乳水牛能量、蛋白质、钙、磷的需要及产热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获 得一些可用数据,为今后我国水牛营养需要及制定水牛饲养标准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6、水牛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牛危害性大的各种寄生虫病方面,如血液的焦 虫病、消化道的肝片吸虫、血吸虫以及寄生在肌肉的住肉孢予虫等方面,从这些疾病的 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形态、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综合防治及免疫保护等一系列研究, 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控制这些病的流行传播做出了贡献。
    7、出版了水牛科学专著,如《水牛解剖学》、《实用水牛疾病学》、《实用水牛疾病 学》、《中国水牛科学》等。
    8、制定了多项水牛标准。如品种标准、饲养管理标准、水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 程、水牛奶及其乳制品标准等。
    9、水牛胚胎生物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3年产下第1头“试管”杂交水牛犊,到目前共产下30头,形成一套较成熟的 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体系。 2004年8月15日,中国沼泽型水牛产下世界首例应用“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 术生产的摩拉水牛。 水牛体内鲜胚移植后有25头怀孕,移植成功率达67.57%;水牛体内冷冻后解冻胚 移植后有18头怀孕,移植成功率达41.86%,已有7头胚胎移植牛犊顺利产下。 2006年2月13日在南宁广西水牛研究所诞生世界首例分离)(Y精子性别控制一胎双 母试管水牛 2002年8月22日,广西大学用22岁摩拉公牛体细胞克隆的水牛胎儿,在7个半月 时流产,胎儿已5.4kg重,是迄今水牛种间克隆(供体2n=50,受体2N=48)所获胎龄最 大的克隆胎儿; 2004年儿月19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水牛诞生,它是用3月龄水牛胎儿的成纤 细胞通过激活,细胞融合等技术克隆的,出生不到1个小时便夭折; 2005年3月17日,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水牛诞生,是用一头本地成年母牛的 卵巢颗粒细胞进行克隆的,但生后半月死亡; 2005年10月1日和10月10日用本地成年母牛的体细胞克隆水牛诞生,2头均为 母牛.是目前世界上存活的2头克隆水牛。
    10、今后科技发展的重点:水牛繁殖机理的研究,水牛杂交技术推广应用,良种水 牛胚胎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健全良种水牛繁育体系,奶水牛生产性 能测定,水牛营养需要研究与应用,水牛养殖小区生产技术和服务体系示范应用,奶水 牛疫病防制技术攻关,高附加值乳制品的研发及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高新技术的研 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