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尖山镇南临茅尾海,发展海水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1年,钦南区作出了“开发一片海,建设水上钦南”的决策,开发浅海滩涂和海堤围内低产咸酸田,发展对虾、大蚝等海水养殖业。目前,全镇的海水养殖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大蚝养殖面积达到了1.8万多亩,投放蚝苗有1.8万多支(串),成了我国南部沿海一带最大的蚝苗繁殖基地。特别是万亩连片对虾养殖基地,已经发展成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一个亮点。该镇的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5万多亩,其中咸酸田开发养殖对虾1.25万多亩,对虾养殖年产值1.2亿元。
“合理规划,着眼长远”是尖山镇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战略,该镇根据辖区内海域面积的结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各个养殖区域。对海堤外可用作养殖滩涂进行连片开发,以养殖大蚝和繁殖蚝苗为主。而对海堤内可建虾塘的滩涂分为犁头嘴、排榜、黄坡督和谷仓等四大片进行连片建设虾塘,以养殖对虾为主。该镇成立了海水养殖服务工作组,积极为广东、浙江、福建等外来投资者和当地群众做好各种服务,使各养殖业主顺利投入生产开发。近五年来,该镇成立了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党群致富联合体40个,已经帮助115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辐射带动了346名群众从中受益,实现农民增收50多万元,带动发展对虾养殖规模达到了5000多亩,大蚝面积2000多亩。
为了克服传统经营模式中的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和效益,疏忽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种苗检验检疫、病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尖山镇通过借助外力,实施科技带动来加快发展。一方面联合水产部门聘请有关专家到镇、村举办技术培训班和进行实地指导,并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发放到致富联合体以及其他的养殖户,使他们的养殖水平和防治病害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同时抓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品的推广和对虾苗种的检疫工作,不断地把水产养殖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资金实力雄厚、拥有过硬技术的浙江、湛江等地外商前来投资开发,对虾塘进行改良升级,使虾塘由“粗”转“精”的达到了4650多亩,这一措施明显提高了养殖收入,扩大了示范效应,带动了当地群众加快养殖技术创新。
尖山镇还充分利用作为市区城郊的优势,主动接受城郊经济市场辐射,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大了品种新、价格高的海虾产品养殖。特别是借鉴钦江农场海水养殖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全镇进行大力推广普及,致力于建设高标准的对虾养殖基地,进一步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打造了我国沿海少有的万亩连片对虾养殖基地。同时,注重创建海产品的品牌意识,把钦江农场注册的“南海风”对虾产品商标作为引导全镇创绿色环保品牌的典型,提高海产品附加值。
近几年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推动了尖山镇的当地经济发展,拉动了当地农民快速增收,该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116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3816元。同时,带动当地饲料、劳务、产品加工、技术指导以及营销等行业的兴起,使全镇的海产品生产逐步走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