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路修好了,水池也修好了,自来水到了家里。村里许多人家正忙着把拖拉机、摩托车当作年货置办回来。”1月27日,记者走进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寨村,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过去,我们是这样出门的。”65岁的蓝达荣从家里找出了一根油黑的棍子,一手拄着,一手扶墙,右脚迈出去一小步,左脚前后左右探了一阵才落地,然后轮到右脚迈出去东探西探。他一边演示,一边说:“不要讲去远的地方,就是去村里的市集,也会耗费半天的功夫。”
“以前,我们吃水要到600多米山上去挑。”村民潘国臣拿来两个被磕碰得凸凸凹凹的锑桶给记者看,说,“遇上刮风下雨天,稍不注意就会跌落山崖”。
地处大石山区的古寨群众,曾被行路、吃水“两大难”压得喘不过气来。当地的民生问题成为南宁市委、政府最揪心的牵挂。去年3月,该市郑重承诺:“本级财政两年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马山县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和上林县镇圩瑶族乡等3个民族乡的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很快,不到一年,古寨乡建成了两条总长近1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12条总长32公里的通屯水泥路,人饮工程11处,覆盖受益77个屯7600多名群众。记者驱车直达各村屯,行的都是5米宽的道路。
一首山歌唱出了古寨的今昔巨变:“过去赶县城,爬坳走论天。如今搭车去买卖,不到一筒烟。”
“家有千株金银花,手中不愁没钱花。”中药稀品金银花是古寨村土生土长的“一村一品”产业,现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正常年景总收入达20多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约4700余元。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金银花的收获季节,广东、云南等地客商总会不约而至前来收购。“现在,水泥路从我家门前经过,做金银花买卖也方便了。”种植大户周清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道路的修建,村民们都扩大了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并把通路的好消息告诉了各地的客商,让他们今年有备而来。
在今年的迎新歌中,古寨人欢快地歌唱美好的生活:“水泥大路连村寨,山间水窖一排排。金银花开金银来,瑶寨群众乐开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