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黎振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汽车行驶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沿路看到的是一座座新颖、大气的别墅楼,楼房四周被挂满金黄色柑橘的果树包围得“水泄不通”。走进村里,篮球场、羽毛球场、停车场、文化综合大楼、会议室、娱乐室、文化科教室、信息收发室等样样齐全。这个村便是荔浦县修仁镇念村村民委员会板纳村。

  村委会主任韩佑贵自豪地告诉我们:“板纳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55户210人,有水田180亩。因为大力发展柑橘种植,2012年全村户均收入超过12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被评为‘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

  穷则思变,走上水果致富路

  由于交通闭塞、产业单一,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板纳村仍以水稻种植为主,每人不到6分责任田,一年到头来经济收入甚少,199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是全县名副其实的贫困村。村民住的是陈旧的泥瓦房,行的是自行车,村里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更没有卫生所与体育文化中心。“村民整天无所事事,赌博成风,偷盗行为时有发生。”

  2000年春节,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韩佑贵无意中吃了侄女从广东四会带回来的砂糖橘,又香又甜的口感立即引起他的注意。当打听到市场上砂糖橘的价格每公斤能卖到6至8元时,韩佑贵心动了。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凭着敏锐的经济头脑和对市场的调查,他决定把砂糖橘引进村来。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议形成决定后,韩佑贵带领3名村民代表赴广东四会实地考察,并以每公斤200元的价格买回砂糖橘枝条2公斤,当年就种下砂糖橘20亩,取得了每亩纯收入6000元的良好效益。

  有了好收成,村里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于是,用这20亩的砂糖橘嫁接育苗,到2002年嫁接种植砂糖橘面积迅速扩大到200亩,全村所有责任田都种植上了水果。全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清一色的砂糖橘成了一道风景。板纳村也成为了全县有名的水果专业村,村民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借鸡生蛋”,外包土地闯市场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加快和购销市场的开放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如果局限在自家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搞农业,就难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致富的速度相对受到限制。

  于是,板纳村村民把目光瞄准了外村、外县的土地。他们在伺候好自家土地的同时,纷纷走出家门承包、租用别人的土地从事种植业。从2003年开始,不少村民就外出从别人的土地里“掏金”。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地也要扩大化,从别人的土地里照样能挣到自己的钱。”水果种植大户韩家文深有感触,他每年的水果收入超过50万元,所种植的砂糖橘等水果有20多亩,其中只有近3万元收入来自自家的1亩多地,其余47万元收入都是从租赁别村的20多亩田地产生的。

  据统计,目前板纳村90%以上的村民都在外面租种土地,他们不但在本县其他乡镇租地,还到县外、市外租地种植水果。仅在邻近的金秀瑶族自治县、蒙山县等地,就租种了330多亩的砂糖橘。统计数字表明,2011年,板纳村种植砂糖橘面积近1000亩,水果总产量达1550多吨,总产值达680多万元,实现了户均收入超过12万元、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的目标。

  科学规划,建设美好新家园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板纳村有钱办大事了。

  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支持下,板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对本村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全村新建的房子进行统一规划。

  目前板纳村已有49户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互助建起样式精致、别具一格的豪华别墅型房屋。投资建设了宽4米、长530米的村级主道,宽4米、长880米的8条巷道通到家家户户门前,全部水泥硬化,并安装了路灯。篮球场、羽毛球场、停车场、文化综合大楼、会议室、娱乐室、文化科教室、信息收发室一样不缺。家家修建了沼气池,通过推广沼气肥种植、“三避”技术、诱虫灯进行无公害水果种植。村里还建起了垃圾池,卫生条件大为改善。

  韩佑贵乐呵呵地说:“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平时没事大伙就到活动中心学科技或休闲娱乐,以前烦心的偷盗、打架等治安问题也没有了,大家都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下一步,我们将把板纳村打造成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