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敏村位于防城区华石镇的东部,距离城区约12公里,这个面积约14平方公里的昔日小村庄如今竹木婆娑,绿树成荫,曲径幽幽,绿水相伴,已成为集农业示范、生态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成为农业高效、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昔日冲敏:雨天路中能养鸭
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的话匣子就像华石江水一样滔滔不绝,一位老人用一个顺口溜概括了20年前的艰苦岁月:“吃水要到江边挑,种田要看老天爷,电视要用变压器,下雨路中能养鸭。”雨天在路中间的大坑里玩水、赶鸭子,是冲敏村青年们最特别的一份童年回忆。而现在冲敏村的孩子们不用再重复这样的故事了。近年来,冲敏村作为全市实施“六统强基工程”建设示范点,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大跨越,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冲敏村,水电到户、道路铺设到户,卫生设施规划整齐,房屋立面改造和美化绿化成效显著,文化娱乐设施也日趋完善,篮球场、乒乓球场、舞台、健身角相继投入使用,特别是村里业余文艺宣传队和农民篮球队的成立让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用村主任林华仁的话说:“现在我们看电影、看演出、看球赛都不用出村子了。”
生态旅游:让村庄变得“秀色可餐”
走进冲敏村,浓浓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幽静的林间曲径,参天的大树,蜿蜒的藤蔓,成片的竹林,让你有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独特的清爽感觉。站在江边的望江亭里,可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过,对面青山郁郁葱葱,好一幅山水交相辉映的美景!加上竹荫下烧烤园里飘来的阵阵肉香,真是既可“秀色”,又可“大餐”!
近年来,冲敏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生态农业为依托,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家旅游结合起来,把村庄建设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环境优美、社会文明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冲敏村的生态旅游观光景区里配备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竹芦茶舍、农家餐厅、农家旅馆、体育健身场所、乡村舞台等服务设施,还有无公害蔬菜基地、莲雾和火龙果种植基地,让游客们找回久违的“田园记忆”。一位带着小孩在基地采摘火龙果的游客郑女士说:“把孩子带来,不仅是让他散散心,观赏自然风光,更想让他亲身感受乡村的气息,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冲敏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的收入大多靠在田里种些农作物,现在可不同了,有的跑起了运输,有的搞起了养殖,有的开起了小商店,有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特别是冲敏村生态旅游观光的强势发展,更是为村里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村民们把土地出租给生态园,然后又在生态园里工作,获得了租金与劳务的“双收入”,可以说冲敏村的生态旅游,不仅绿了村庄,还富了村民。
“美丽”活动:日益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跟村民齐心协力清理村庄内及周边垃圾,拆除村庄棚舍乱搭乱建及残墙断壁,整治规范禽畜场所,修建或改造水沟,村容村貌得以彻底改观。村民通过共同参与清洁活动,改变了生活陋习,卫生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自觉做好自家门前的卫生保洁工作,自觉地将垃圾倒入垃圾桶或垃圾池,切实落实了“门前三包”制度。日益改变的清洁环境让村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今年国庆期间,游客络绎不绝,让生态园的老板和村民乐开了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村民自发集资搞旅游的路该怎么走?
村民集资搞旅游遍地开花,但往往由于资金匮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半途搁浅。如何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与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相结合,时下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详细】
玉林两村庄惊现地陷大深坑
进入4月以来,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新桥镇部分村屯发生严重地陷。4月27日,记者来到该镇上垌村,在村里一间民房前,一个巨大的深坑触目惊心——坑面长约7米、宽5米,而坑底要比坑口大许多。站在坑边往下看,令人心惊胆战 【详细】
富川朝东100%村民纳入“新农保”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通过采取得力举措,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该镇参保人数达1.3万人,参保率100%,发放补贴金40多万元 【详细】
北海今年投资1.149亿元 让12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记者从北海市相关部门获悉,今年该市计划投入1.149亿元资金,用于该市农村“饮水净化”专项建设。根据这项计划,受益村民将达1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 【详细】